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城市
美与时代·城市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scb@snina.com

0371-65511020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城市/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我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美学、美育研究,普及美学知识,倡导按美的规律创造美、欣赏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艺术院校校园景观设计探索——以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入口广场设计为例

    黄一鸿林海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景观环境是艺术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设施,校园景观设计也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的主要选题之一。在当前的特殊背景下,将校园景观设计项目引入教学课堂,以"真题真做"的方式让设计专业师生参与项目实践,形成设计主导、各方参与、多元协调的校园景观设计方法,将校园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入校园景观环境,营造充满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以加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空间环境的认同感,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艺术院校校园景观景观设计

    生态美学赋能城市建筑的生态文明建设策略研究

    王雨楠王丽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带来了环境恶化问题。在城市建设中,不仅要关注建筑,而且需要研究如何使生态环境与城市建筑相协调,不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绿色生态建筑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基于城市建筑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突破以往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把生态美学与城市建筑有机结合起来,对城市建设中生态建筑的设计路径、生态建筑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生态建筑在城市建设中的发展策略,促使城市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使城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给建筑设计行业带来新的启示。

    生态美学生态建筑城市建设

    路易斯·康建筑现象学精神及其设计学意义

    张艺瀚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源于对罗马废墟与古典秩序的认同,路易斯·康的建筑静谧而朴实,充满纯粹的几何形式与沉稳厚重的体量感。路易斯·康对建筑"本源"的探讨使他不断地在结构与功能之间尝试建立新的联系,秩序、结构、材料与光线在他的建筑中形成了人与万物的沟通,最终呈现了其独特的建筑精神。作为一位直到最后一刻都不会停止改变的艺术家,路易斯·康自我独特的建筑精神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并随着项目的进行逐渐发展成熟。基于此,以时间顺序列举了路易斯·康在20世纪50年代后设计的四座建筑,并从这些建筑的结构、材料、光线等角度出发,探究路易斯·康的建筑世界,探寻路易斯·康建筑中蕴含的思考与理想,明确路易斯·康建筑精神的演进历程,为当代建筑设计提供思想启示与实践指南。

    路易斯·康建筑精神建筑现象学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诗性探析

    马婧婧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性设计应从诗的层面进行探索设计,诗者将对于生活的感叹作成诗,设计者将对于生活的感悟凝结成产品,二者在一定层面上具有相似性。对诗性设计的本原与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中外案例探索景观设计中存在的诗性,分别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和现代建筑设计两个方面阐述国内外不同内涵的诗性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以促进诗性设计与技术的结合,使诗性设计走得更加长远。

    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建筑诗性设计

    滇西北传统民居的形式对当地建筑的影响

    张宏超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因所处地域不同,传统民居的风格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滇西北地区地处高原,少数民族众多,造就了不同的民居形式,该地区传统民居形式的发展对后期人们建造新居有一定的影响。介绍传统民居的样式特点,从历史文化、地域风格、乡土材料方面了解古人在居住环境营造方面的智慧,以及传统民居的发展对后期当地新居改造的审美影响。

    滇西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建筑·造型·方圆——粤港澳大湾区纪念展馆概念设计

    陈雄迪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现代建筑外观进行分析,研究方形建筑与圆形建筑之间的差别,并对其进行优劣对比。以大湾区纪念展馆概念设计方案为例,以圆形建筑为切入点,从建筑的外观设计、内部结构、形态演变、历史背景、建造技术、功能划分、人流动线、群体理念等方面,描述圆形建筑与境互动的故事性与独特的美感,促使人们回忆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同时对方形建筑与圆形建筑的物理性质与空间利用率进行探讨,最后针对圆形建筑是否能成为未来建筑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展馆设计圆形建筑方形建筑

    汉长沙国历史博物馆场地与建筑关系的思考

    王铎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内正在规划的汉长沙国历史博物馆(暂定名称)设计中面临的场地与建筑关系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梳理出宏观和微观尺度上,二者在认识和处理方面的设计策略,提出以城市文脉、绿色建筑、复合功能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建筑场地

    承德避暑山庄碧静堂清代乾隆盛期原貌复原设计研究

    苏丽萍陈硕陈东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清代园林建筑中现存的最大的皇家园林,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造园手法丰富,素有"园中有山,山中有园"之名,极具研究价值。而本次研究对象碧静堂为承德避暑山庄园内极具特殊意义的一处山地园林,如今仅剩下坍塌风化和人为破坏后的遗址废墟。因此,依据大量的史料记载,结合一手数据,对清代乾隆盛期碧静堂整个庭院建筑原貌进行还原,并对一些特殊的室内布局进行合理解释。

    碧静堂建筑外观复原设计

    衡阳地域文化在乡村民宿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洪青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已经开始转变为以自然生态、文化氛围、互动体验为主的特色旅游模式。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等文件的出台,明确了乡村民宿战略意义和发展使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民宿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载体,不仅能充分体现本土特色与地域文化,更能带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为推动衡阳地区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以衡阳地域文化为中心,分析衡阳地区民宿的现状,并探究衡阳地域文化在乡村民宿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地域文化衡阳民宿设计

    生态理念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任政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面临着规划问题。要做好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工作,加强对生态理念的应用十分重要。在应用生态理念开展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时,应当遵守整体性原则、环境优化原则、生态和谐原则以及健康舒适原则,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确保城市的持续发展。基于此,首先对当前城市建筑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生态化规划设计的原则,详细地分析生态理念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的生态性。

    生态理念城市建筑规划低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