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城市
美与时代·城市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scb@snina.com

0371-65511020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城市/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我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美学、美育研究,普及美学知识,倡导按美的规律创造美、欣赏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同富裕背景下古城保护与开发探析——以海南定安古城为例

    朱玲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保护与开发古城,可使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具有发展性和可持续性。古建筑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地域文化和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直接见证,给后人探寻相关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证据,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其价值,加强保护力度。以定安古城为例,了解定安古城的概况,分析其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共同富裕背景下定安古城保护与开发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共同富裕古建筑定安古城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对策——以南通市为例

    吴薇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号召下,红色旅游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形式,不仅承载着推动文化传播的光荣使命,而且自身也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红色旅游为切入点,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地区比比皆是。但是,红色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的问题。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探讨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红色旅游南通市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龙虎山景区为例

    陈星好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旅游营销宣传工作,促进乡村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当下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我国旅游业也随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尽管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出行意愿骤降,导致国内景区的客流量下跌,但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逐渐好转,经济逐渐恢复。同时,国家为旅游业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政策支持。在此背景下,龙虎山景区唯有做好旅游营销宣传工作,正确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在修炼好自身"实力"的同时借助外在条件优势,方能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龙虎山SWOT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浙江桐庐县为例

    潘锋晨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而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业的有力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就业收入,实现了农村文化传承。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的乡村旅游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通过对桐庐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推动桐庐县乡村旅游持续有力发展。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桐庐县原生态

    广安市红色旅游品牌城市国际推广策略研究

    王露蒙郭兰英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安红色旅游文化底蕴深厚,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同时具有极好的交通区位及政策扶持优势,具备大力发展国际化旅游的良好条件。红色旅游是广安的支柱产业,对广安红色旅游品牌城市进行国际推广对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但是,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广安的国际推广还存在推广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国际市场开发力度不足、"红色旅游+"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在分析其推广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国际市场的推广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广安市红色旅游品牌城市国际推广策略

    红色文化主题在全域旅游景点中的转译与表达——以瑞金"长征第一桥"景点设计为例

    倪平左冕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全域旅游景点吸引力、探索红色历史文化赋能区域发展的途径,分析了全域旅游引入红色文化主题的价值与意义,并结合设计实例探讨了红色主题旅游景点营造的原则和设计策略。在江西省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长征第一桥"设计实践中,运用写实和重构的设计手法改善空间环境,传承文脉精神,打造主客共享的全域旅游景区。红色文化主题景点是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对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传承延续、实现成果全民共享具有积极的意义。

    红色文化全域旅游景点设计"长征第一桥"瑞金

    辽宁城市品牌形象构建与应用对策研究

    宗诚白新蕾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品牌形象的构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现阶段辽宁城市品牌形象的分析和调研,针对辽宁城市品牌形象的构建现状,提出使用整合的方法对其视觉元素进行统一的策略,目的是使辽宁城市相关视觉形象具有专属性和统一性。在设计层面,用全新方法构建城市品牌形象,对设计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以期构建一个系统化的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品牌形象城市文化视觉元素

    城市文化视阈下杭州城市形象塑造与国际推广策略

    许丹虹郭兰英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与城市形象塑造及国际推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杭州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国际推广能够吸引海外群体对杭州这座城市的关注,并促进杭州实现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目标。因此,结合杭州城市文化特色,分析城市文化视阈下杭州城市形象的塑造,探讨杭州城市形象国际推广的策略,以更好地促进杭州的发展,提升杭州城市文化的影响力。

    杭州市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国际推广

    建德城市形象提升策略研究

    吴雯菲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无形资产,优良的城市形象可以提高城市的人气,带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浙江省建德市作为全国首个气候宜居城市、中国草莓之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在城市形象的塑造方面存在众多优势,当然也存在着不足和有待提高之处。分析建德城市的发展现状,阐述建德城市形象塑造存在的不足,研究建德城市形象提升的策略。

    城市形象建德市知名度

    城乡融合背景下农耕文明传承与城乡文明互鉴研究

    于洋北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和乡村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文明体系。中华文明根源于乡村,几千年来,乡村的农耕生产方式不仅为世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孕育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文明兴起并兴盛,而农耕文明有萎缩之势。在新时代,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因此,从保护传统村落、重塑耕读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探讨城乡融合背景下农耕文明的传承,同时对城乡文明互鉴的历史逻辑、时代意义、实践路径进行探究。

    城乡融合农耕文明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