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城市
美与时代·城市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scb@snina.com

0371-65511020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城市/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我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美学、美育研究,普及美学知识,倡导按美的规律创造美、欣赏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桂北地区瑶族和侗族干栏式民居文化比较研究

    黄智孟宋琳琳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栏式民居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位于桂北地区的瑶族和侗族对这种建筑进行了继承,二者聚落选址的地貌环境和气候,使得各自的干栏式民居文化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又因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民族文化,干栏式民居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瑶族和侗族的干栏式民居建筑进行详细分析,目的是了解和归纳它们的异同,以加深对干栏式民居文化的了解。

    桂北地区瑶族侗族干栏式建筑民居文化

    基于文化认同的乡村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沈昕艺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产业发展得到了重视。其中,乡村品牌的打造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而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往日热闹的乡村已活力不再,饱含本土特色的乡村文化也逐渐被淹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这些乡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需要设计出好的品牌视觉形象,以此来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基于文化认同,阐述了乡村品牌建设的意义,分析了乡村视觉形象设计面临的问题,探究了文化认同对乡村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策略。希望能够促进乡村发展,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热爱本土文化,真正地做到文化自信。

    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乡村形象设计

    历史与记忆:用增强现实技术重构都市认同感

    莫灿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城市生活空间被重置或正在发生重置。如何让人们在重置后的都市空间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身份认同感,是需要思考的课题。对利用增强现实技术等新兴技术更好地保留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探讨可能表现出来的文化遗产知识传播的新方式,以期人们对文化遗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被重置了的城市社会空间找到其身份认同。

    文化遗产增强现实身份认同记忆

    探究城市规划馆如何推动群众文化发展

    郑幸晖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7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联合出台了《关于规范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和布展的通知》,文件明确要求规划馆要突出公益属性,发挥城市规划展览馆规划展示、公众参与等主要职能作用,开展丰富活动,利用"互联网+",采取通俗易懂和互动性强的展示方式让群众了解、参与城市规划,提高使用效率。为不断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响应社会公众日趋多元的文化需求,提供丰富和多元的城市文化空间,规划展览馆需要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分析城市规划馆参观群众,借鉴全国各地规划馆布展、发展模式,以及利用自身平台打造群众文化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探索城市规划馆推动群众文化发展的策略。

    城市规划馆群众文化传播公众参与

    城市交通拥堵时空特征与成因分析——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王炀秦华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化交通的发展,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困扰各大城市的难题。为研究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形成机制和解决路径,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通过GIS分析实时路况数据得出交通拥堵的时空特征,并结合POI数据分析城市功能布局对交通拥堵的影响,指出不同城市功能类型对交通拥堵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最后从工程技术、规划建设、城市管理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交通拥堵治理建议。

    上海交通拥堵时空特征POI数据

    赵玉洁、张建国作品

    137页

    周传旋、徐进作品

    138页

    何斐洁、邓茜文作品

    139页

    袁浩浩、吴丞博、吴溪、赵纪蔚作品

    140页

    王紫怡作品

    1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