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msxk@sian.com

0371-66318929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职工路1号院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符号形式探析

    林若熹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符号语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发声的语言,一类是形式的语言.这里探讨的是符号形式语言,并从结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语言的形成是从动物性的自然人性情态发声到描述社会的人性表现的声语与形式.符号的语言主要在于应用,而符号的形式主要在于创造.当符号形式被应用时,便与符号的语言一样成为工具.

    自然社会人性

    早期中国画论中的形神关系探微

    陈秋月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与神这一对关系是中国画论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古往今来,学者们总是绕不开对形神关系的思考.先秦至两汉的绘画理论是迄今发现最早研究形与神之关系的画学理论,诸子百家的艺术观念在中国画论史上起到了先驱和拓荒的作用,对后世绘画理论体系的系统发展做了基本铺垫,为此后中国绘画理论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正是有了这些理论基础,引发了随后顾恺之的传神论、谢赫的六法论、宗炳"含道映物"、倪瓒的"逸气说"等一系列关于形神关系的论述.

    早期绘画理论形神观先秦审美观

    张彦远与《历代名画记》探究

    刘俐君徐辉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的六法论最早是由南齐谢赫提出的,被视为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唐代张彦远在他的绘画论著《历代名画记》中,第一次对"气韵"的概念作了较为具体的解释.他在谢赫"气韵生动"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的新命题,进一步强调了"用笔"在精神表达中的作用,并将其落到了实际操作层面.在张彦远"气韵"概念的基础上,中国画理论对气韵的阐释得到了完成和发展.着重分析张彦远的气韵观的思想渊源、具体解读及传承发展,研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及其气韵观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价值.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气韵

    《周易》之阴阳观在中国山水画中的笔墨表征探究

    罗一格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易》学说中的"阴阳"是周易哲学的基本内核.阴阳观中,阴阳气化是构成宇宙万物交生交感、周流循环、变化无穷的原动力,宇宙万物乃阴阳而生.中国画笔墨有塑万物之象、呈阴阳之理之能,这阴阳气化与中国画意象以及中国画笔墨表征存在着异质同构的关系.中国画的用笔造型、塑势写境、虚实布局等无不体现着阴阳互对互存、相互融合转化的和谐规律.

    《周易》阴阳观中国画笔墨表征中国山水画

    接受美学视域下中国画留白艺术探析

    沈乐嘉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留白是中国画创作中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其对中国画意境的营造及画面气韵的传达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画中的留白能够给予观赏者一定的想象空间,这可以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等理论解释.将中国画留白之美以接受美学理论进行解读,以接受美学的视角对留白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留白手法在中国画中的艺术价值.

    接受美学中国画留白意境

    河南地区早期绘画艺术研究

    龚曼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区,绘画的平面都最先出现在器物和建筑表面.河南地处中原,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出土文物及考古文化遗址.从河南地区商代及商代之前出土文物和相关文献入手,探析河南地区早期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

    早期绘画河南商代

    空间的度规——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构图规律探析

    程楠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笔人物画历史悠久,形式优美,有着深厚积淀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从空间角度出发,具体分析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构图规律,旨在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活动.

    空间工笔人物画构图

    探究油画风景写生中的造型意识

    吴乐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画是西方绘画艺术中非常关键的一种绘画形式.油画风景写生对画家的造型意识提出严格要求,同时也要求画家具备多样化的创作技巧,这样不仅能够让油画艺术家更加精准地掌握油画的本质和功能,也能使油画造型具有较高的精准性,从而更好地将油画作品的艺术情感和核心内涵表达出来.实际上,造型意识和油画风景写生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这就要求油画艺术家在进行油画风景写生过程中,全面掌握造型方法,并将造型意识更好地展现出来,在提高油画风景写生作品的质量的同时,促进油画艺术的创新发展.从造型意识的内容入手,结合油画风景写生中造型意识的作用展开阐述,针对造型意识的构成要素进行全面探讨,以期促进油画创作工作更好地开展.

    油画风景写生造型意识油画艺术

    中西绘画的自然主题及其表现

    徐国通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绘画是一个传统的艺术种类,也是生命力比较顽强的一种形式,至少在各类艺术形式纵横的今天,仍有大批艺术家在坚持这一形式.自然是一个人类绕不开的主题,因为我们本就身处其中.从自然主题的视角,讨论中西方绘画方式、观念的异同,从中西自然主题绘画的不同精神内核、题材差异、不同观察方法、表现手法差异等四个方面来阐述.

    中西绘画自然风景差异

    中西方绘画用线探究——吴道子与波提切利之比较

    李帅徐辉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最重要的表达语言之一,也是画面的主要构成元素.中西方在思维、文化、审美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所以艺术家对线条的认识和运用也有所不同.中国传统绘画讲究意境美,而西方绘画往往讲究表现自然本身,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是多方面的.线条在中西方绘画中都为造型服务,但文化和心理结构的不同、审美的差异,决定了线条表现形式的差异,因此中西方绘画在线的运用上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立象传神和抒情达意是中国画中线条艺术表现语言的精华所在.以线造型能充分展示中国画的神韵,也能体现中国画的内涵.纵观中西绘画发展史,无论从题材、绘画技法上看还是从审美习惯上看,都不太相同.希望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找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以便今后作画过程中能更熟练地使用线条.

    线条吴道子波提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