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msxk@sian.com

0371-66318929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职工路1号院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古风骨大写春秋——穆家善焦墨山水画探析

    牛文娟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焦墨山水画作为中国山水画中的独立分支,在当代中国画中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穆家善致力于中国焦墨画创作与革新,他的作品从形式到内容,汇集传统笔墨以书入画与当代中国画风骨的品格,形成自身标志性笔墨语言特色.从"焦墨情缘"梳理其传承之路,从"千毫皴"探寻其革新之路,从"风骨内象"映射其焦墨品格,梳理穆家善意象焦墨的描绘方式与他对当代焦墨画创新的独特贡献.

    穆家善焦墨"千毫皴"风骨

    儒家"中和"思想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体现

    李雅茹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山水画长期以来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浸润,儒家"中和"思想高度统一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审美理想中.以儒家的"中和"思想为起点,对部分作品从章法布局、笔墨、意境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和"思想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体现,进而探讨"中和"思想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思想观念、审美态度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中庸""中和"思想传统山水画

    《林泉高致·山水训》中的绘画理论研究——以《早春图》为例

    王艺璇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春图》是郭熙的山水画代表作之一,其中记录了许多他关于山水画的主张.《林泉高致》由郭熙之子郭思整理,是对郭熙山水创作经验的总结.其中,《山水训》一节主要叙述了郭熙绘画中的经验和主张,因此将其代表作《早春图》与《林泉高致·山水训》中的观点相结合,探析《林泉高致·山水训》中的绘画理论.

    《早春图》《林泉高致·山水训》创作精神"三远"

    "崔、吴"之变——两宋花鸟画风格转型成因初探

    王一婧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唐五代时花鸟画科初立,到宋代,花鸟画创作在历史上大放异彩,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北宋与南宋的花鸟画代表画家及其创作倾向均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以《宣和画谱》记载"自白及吴元瑜出,其格遂变"为依据,分析两宋花鸟画风格转型的时代背景、历史环境、政治制度等要素和在画院制度流变中统治阶级政治上的引导与艺术意志的转变,以"崔、吴"之变的因果联系探析两宋花鸟画风格转型的成因与意义.

    花鸟画风格转型"崔、吴"之变

    顾恺之"形神论"探析

    李梦倩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艺术繁荣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绘画理论家,同时许多绘画理论著作由此诞生.顾恺之的"形神论"在这一时期的画论研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顾恺之的"形神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后代绘画理论的发展以及绘画实践创作."形神论"的提出背后有着较为复杂的思想渊源,对顾恺之"形神论"产生的思想渊源进行探析,解读顾恺之的"形神论"对古代绘画理论研究以及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影响.

    顾恺之"形神论"以形写神传神写照迁想妙得

    中国写意山水画创作中留白技法探析

    王蔚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古代的写意山水画中,留白是最常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我国很多的画家在创作时都会运用留白技法.合理的留白会增加画面的美感,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为了对我国写意山水画创作中的留白技法有更好的了解,使我国的写意山水画画家的绘画技能得以提升,应对留白技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详细阐述了留白技法在中国写意山水画创作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写意山水画创作中留白技法的主要体现.

    写意山水画创作留白技法

    工笔花鸟画中线的应用

    于占江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流派中的重要代表,主要利用线条这一基本要素展示造型艺术,凸显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风格及特色,且伴随时代发展其创作语言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对于当代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梳理唐代以前、唐宋及元明清时期工笔花鸟画中线条语言的发展历程,针对线描、皴法两种线条表现形式与创作技法进行具体分析,并围绕分类展示线条语言、弱化线条"书写性"特征、运用多元绘画技法元素三个层面,探讨线条语言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要点.

    工笔花鸟画线条语言表现形式技法应用当代工笔花鸟画

    印象主义绘画产生的自发性与东方文化的影响力分析

    夏雪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多种因素的参与,印象主义绘画的产生既有对西方艺术体系内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有时代科技成果等客观因素的介入,还有日本浮世绘提供新的绘画风格和理论方面的支持.分析印象主义绘画风格形成的原因,探讨东方文化对西方艺术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同期日本和中国的绘画进行对比,说明艺术影响力的产生不仅在于艺术本身的魅力,还需要相应的传播渠道,归根结底更离不开人们对文化的认同.

    印象主义绘画浮世绘东方文化

    肌理表现在现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

    逯宇超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理是物质材料与表现手法相结合的产物,是创作者依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对物象特质的感受,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表现技巧创造出的一种组织结构与纹理.肌理表现是现当代油画创作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阐述在现当代油画创作中肌理表现的艺术价值,分析油画创作中几种不同的肌理表现形式,并探索现当代油画创作中肌理表现的运用思路,指出创作者在运用肌理表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期促进肌理表现在油画创作中的健康发展.

    肌理表现油画创作表现形式

    民俗文化元素融入当代意象油画创作中的意义

    闵攀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的油画艺术传入我国之后,经过百年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在数代油画家们的艺术实践和努力探索下不断得以发展并取得可喜的成就.就表现内容与文化内涵来看,在油画本土化过程中,画家们将本土民俗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油画创作中,这不仅是对表现题材的拓展和延伸,更是对传统文化在油画表现中艺术性的体现与展示.这种有益的探索与积极的实践对于当下我国民族文化的弘扬和文化自信的树立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经过几代油画家的不断努力,浸润着民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象油画正在蓬勃发展.我国当代意象油画中有很多包含民俗文化元素的佳作,对其进行梳理研究有助于有力支撑意象油画的艺术实践与理论构建.

    当代意象油画民俗文化元素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