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msxk@sian.com

0371-66318929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职工路1号院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森特·凡·高自画像中的自我与色彩

    杨琀冰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森特·凡·高的艺术生涯中,他从事艺术工作之前的生活对他的自我认知有很大影响.他与好友的友谊和他不断加重的精神问题影响了他后半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那时的凡·高深入研究色彩,在他的作品中,颜色的组合和颜料的应用能够反映出他的情绪状态.他对自我的描绘因色彩和笔触的不同,显示出了不同的情绪强度.故此,分析文森特·凡·高的精神和身体状态与他在自画像中对颜色的应用和选择之间的关联,通过视觉分析的视角,研究他自画像中的线条和色彩的应用,以此来揭示凡·高自画像中的自我.

    文森特·凡·高自画像视觉分析色彩理论

    书法艺术的哲学思想研究

    童晓园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书法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从哲学思想中吸取了大量营养,通过汉字的结构、笔画和章法等展现出了一种精神境界.书法艺术是我国文化思想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书法艺术会成为文化思想的艺术表达,主要是因为书法艺术中蕴含着哲学思想,这促使书法艺术成为思想的载体.在对我国书法艺术和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书法艺术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天人感应哲学思想、中和中庸哲学思想和克己修身哲学思想等,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哲学思想书法创作书法形象

    解析北宋钱币上的书法艺术

    李佳璇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宋钱币书法艺术的发展集大家之所长,其中以唐朝对其的影响最为深远.北宋钱币包括年号钱、对子钱、御书钱等多种形式,通过不同材料、意境、书写方式的变化,钱币展现出了不一样的艺术美和意趣美.从对北宋时期钱币书法艺术的了解和分析中能够对当时的艺术发展形态和特征有所了解,并感受到其在现今书法艺术发展中所拥有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北宋钱币书法艺术艺术美意趣美

    书法艺术发展现状及方向探究

    张是泽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发展空间仍有待进一步拓展.在新时代背景下,书法创作需要立足传统书法模式,吸收其他艺术领域的精华,不断拓展书法的发展空间,展现其独特性.若书法创作千篇一律,则必然会让作品失去活力,逐渐湮没在历史尘埃之中.为此,当代书法创作必须积极展现自身面貌,丰富自身内涵.

    书法艺术书法创作传统文化

    《西狭颂》碑额"惠安西表"之讹混明晰

    姚怡欣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狭颂》作为"汉隶三颂"之一,结字高古,庄严肃穆,保存之完整尤为难得,但其碑额行世至今,争议频发.因此,以金石书法视域为基点,就此碑额之见闻,试以思之、辨之、证之,确定"垂"是"表"的讹误,并对"表"体与"颂"体进行比勘,分析致误缘由,以明晰摩崖石刻书法释读的坐标体系,达到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目的.

    《西狭颂》碑额"惠安西表""表"体"颂"体

    巾帼风华——萧娴及其书法艺术

    冯洋黄耀登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在时代变革及书法艺术新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书坛产生了不少著名的女性书法家,师承"康体"的萧娴(1902—1997年)就是其中的一位.从萧娴的家学渊源、书法师承、艺术风格及书法交游等四个方面对其书法艺术进行研究与分析,期望呈现这位20世纪女性书法家的巾帼艺术风华.

    萧娴书法艺术"康体"

    高校美术作品欣赏教育的教学模式分析

    陈爽张思凯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校尤为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而美术欣赏课恰好迎合了教育的发展路程,既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又能够对学生的审美方式进行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美术欣赏课在时代的进展中成为高校的公共选修课.但在阶段教学过程中,美术欣赏课仍存在一定的误区.为了走出误区,现代高校美术欣赏课就要建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此背景下,结合时代的发展进程,对高校美术作品欣赏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高校美术作品欣赏教育的教学模式,即"叙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高校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

    高校中国画人才创作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王健代晓蕾苑振威王通...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校中国画人才创作基本现状,分析并探索中国画人才创作能力培养机制,以提高学生创作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培养方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中国画创作能力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油画教学课堂中的实践性研究

    郝华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油画教学是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内容.油画教学目前在我国高职美术教学中并不多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进步,现今高职院校逐渐具备了油画教学的基础与土壤,油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积极作用.阐述油画教学观念的演变,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油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高职院校油画教学实践性的策略,以便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

    高职院校油画实践性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课程的发展与探索

    黄永建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职前教育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综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并熟练掌握本专业技能的小学美术教师.中国画作为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以往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传统绘画技法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基于此,围绕中国画课程的发展,结合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画课程的教学现状,对教师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尽情挥洒笔墨的同时,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美术教育传统文化中国画课程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