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msxk@sian.com

0371-66318929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职工路1号院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印象派到后印象派——论高更的野性觉醒之路

    王霄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高更的绘画生涯始于印象派,后因与印象派艺术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走上了一条独立探索之路.高更擅长用色彩表情达意,大胆而又带有隐喻意味的色彩是他绘画的鲜明特点之一.在绘画题材上,高更倾向于体现野性与原始感的人或物;在绘画风格上,他追求一种能表达自己精神内核的抽象与简洁.

    后印象派高更原始感色彩野性

    细微处见真性情——莫兰迪与阿利卡具象表现绘画之比较

    冯道刚吴敏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兰迪与阿利卡都是具象表现绘画的代表人物,二者都融合了具象和表现特征,也都受到了东方艺术思想的影响.对莫兰迪与阿利卡的具象表现绘画从形式语言、内容题材及创作方法三方面进行比较,对研究当下中国绘画艺术有着重要启示.

    具象表现静物绘画莫兰迪阿利卡

    论巴塞利兹绘画作品中的形式感

    黄宇婷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因处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其艺术作品中具有特殊的形式感,巴塞利兹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绘画作品中的形式感更具有特殊意义.巴塞利兹绘画作品中绘画形式感体现在作品中的笔触、色彩、情绪的表达等,这些作品中的形式感都离不开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及艺术家个人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巴塞利兹作品中的形式感体现在其对艺术的新的思考、对画面语言的解构重组,其绘画作品的形式感对中西方后续的艺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

    形式感巴塞利兹新表现主义

    褚遂良"瘦劲"书风探析

    许路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褚遂良,在书法上上承齐周,下开盛唐新风.褚遂良晚期的作品《雁塔圣教序》作为"瘦劲"书风的代表,对后世影响深远.褚遂良"瘦劲"书风的形成与时代和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梳理褚遂良"瘦劲"书风形成的原因以及演变过程,探究褚遂良"瘦劲"书风对后世书家薛稷、颜真卿的影响,以及"瘦金体"出现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瘦劲"书风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书法作品的情感张力及内容指向——以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例

    赵姝悦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阐释书法作品的时候,"形式+内容"是常见的理论框架.在书法研究者眼中,书法作品不仅仅包含形式,内容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内容的理解又有种种不同,包括文辞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等诸种阐释.然而艺术作品的形式又常常被看作次要的因素并受内容所支配,更有所谓"由内容来决定形式"之说,抑或"形式服务于内容"的论断.形式与内容之间并没有独立性,也不是瓶子和酒的关系,基于此,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入手,研究书法作品的情感张力及内容指向.

    书法作品《祭侄文稿》情感张力内容形式

    论姜夔的书法思想及其审美观念

    杨洪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作为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依托于汉字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不同朝代的书法艺术家都会将自身的书法审美、技法等加以探索与记录,姜夔便是南宋书法家的代表人物.姜夔影响力最大的书论是《续书谱》,此书论既是姜夔书法作品中价值最高的一部,同时也是南宋时期成就最高的书论之一.在这部书论中,姜夔融入了个人书法经验和技法,体现了其书法思想观念及独特艺术特色.因此,对姜夔的《续书谱》展开研究,探讨姜夔的书法创作时代文化背景、书法思想观及其审美观念.

    姜夔书法思想审美观念《续书谱》

    谈黄牧甫印风对篆刻创作的影响

    赵赫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妍"与"媸"这两大审美内容,一直贯穿在书法史中,两者既有矛盾冲突又能和谐统一,分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帖学"与"碑学".大众通常喜"妍"而厌"媸",而在专业人士的眼中,"媸"与"妍"同等重要.那么,在"妍"与"媸"之间如何取舍呢?在思考这一问题时,不可忽视黄牧甫所开创的粤派印风,其"意古而貌新,意雅而形美"的风格特点,为这个问题的解答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也给予后人创作的灵感及启示.围绕"妍"与"媸"两大审美内容之间关系展开讨论,通过解决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完成作品创作.

    妍媸黄牧甫篆刻构成元素

    高校美术教学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性探究

    张丽娜张青青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美术教学作为中华传统典型的美术传播形式,蕴含着我国的民族特色和审美特点.但西方文化的引入,使大部分人都开始关注西方文化,高校美术教学受到极大的冲击.现代艺术作为现代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载体,服务于社会发展.如若将高校美术教学与现代艺术有效结合,将高校美术教学思维和形式与我国现代艺术相融合,能够有效促进高校美术教学与现代艺术的发展.

    高校美术教学现代艺术结合性

    审美教育视域下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研究

    姚佳慧徐薇娜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鉴赏教学是高校美术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高校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学会美术鉴赏,不仅能使其学到美术方面的知识,还能提高其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从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析审美教育视域下高校美术鉴赏教学的意义和当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系列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推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实现进一步发展.

    审美教育高校美术鉴赏教学方法

    读图时代红色题材美术创作与传播研究——以高校教学与实践为例

    高玉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读图时代是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媒体信息文化环境不断完善的产物.美术作品作为图像的一种,可以使人们快速读取作品信息,有效传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将红色文化与美术创作相融合,并且在各大高校开展教学与实践,对于弘扬红色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红色题材美术作品的传播也可以激励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牢记历史,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读图时代红色题材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