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msxk@sian.com

0371-66318929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职工路1号院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苏轼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分析

    王国振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宋时期书坛便出现了"趋时贵书"的现象,再加上唐末常年战乱导致书法的传承发展受到影响,苏轼带领书法艺术家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即将"尚意"艺术思想融入书坛,从而使书法艺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苏轼是书法领域的领军人物,为"宋四家"之首,其书法有着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直至今日,其艺术风格对后人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基于此,重点分析苏轼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希望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苏轼书法,使书法艺术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

    苏轼书法当代书法创作艺术风格

    "寻本求真"——论张伯英碑帖学思想的意义

    司云懿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伯英负善鉴之名,精于碑帖评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碑帖研究学者,是民国书家中研究刻帖的集大成者.张伯英幼时学书,书法广求博取,碑帖结合,点画沉稳,笔力端庄,风骨刚劲而又秀逸洒脱.近代社会巨变,在石刻拓片通常只注重结构、不注重雕刻刀法和纸墨的研究环境中,书家所谈大多禁锢于碑学审美范畴之内,而张伯英先生却品评刻本异同、优劣.对碑刻大家来说,笔锋墨韵与碑刻拓本同样重要.因此,分析张伯英对传统碑帖的鉴赏活动及其碑帖观念的形成,探讨张伯英在碑帖学方面的影响,以此展现中国近代碑帖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张伯英碑帖学思想意义

    梁启超"中西化合"书法美学思想探讨

    林约珥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梁启超的书法美学思想始于幼年习唐楷的时期.在青年时期,梁启超受清代碑学运动的影响,开始深入研究碑学之阳刚风格,并结合唐楷,走上碑帖结合之路.四十岁以后,梁启超将注意力转向汉隶,吸取汉隶之长并自成一家.梁启超将政治理想移情至书学,体现了以书言志的传统书法美学思想.访欧旅程后,受康德思想的影响,梁启超认为中国书法是展现创作者"情感能力"之手段,中国书法的线条感与西方美术的线条感有共通之处.梁启超"中西化合"的书法美学思想促进了近代中国书法美学的转型.

    梁启超书法美学清代碑学康德美学

    曾丽舞、金昂泽、许琳琳、李东博作品

    132页

    冯百常、周震生、杨燕媚、张鸿飞作品

    133页

    刘刚作品

    134页

    胡姣作品

    135页

    董心雨作品

    136页

    孙悦、张艳芹、张旭晨、王晓军作品

    137页

    宋佳丽、邬庆文、姬莹莹、王珮如作品

    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