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ysdmsxk@sian.com

0371-66318929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职工路1号院

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绘画的笔触和肌理研究

    左智豪钱文艳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绘画的笔触和肌理,也更加注重对绘画艺术的现场直观.这是传统平面媒体所无法表达的新领域,是架上绘画特性之所在.通过笔触和肌理,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所要展现给人们的世界.

    笔触肌理绘画特性

    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分析

    杨文心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发展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工笔画技法的萌芽.花鸟是工笔画门类中最为核心的题材之一,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在工笔花鸟画中,线条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绘画艺术表现的基础,同时也是画面布局与形象勾勒的灵魂所在.将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条表现作为研究核心,从历代发展、古今运用和自身感悟这三大层面出发,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深入剖析,有助于推动当代工笔画创作的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

    工笔花鸟画绘画线条线描艺术

    基于综合材料的油画创作探索

    郭黎莅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油画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随着新材料、新技法、新工具的不断涌现,油画艺术也获得了良好发展.综合材料是一种新兴的绘画语言,具有情感性、时代性、多样性的特点,其对油画创作具有重要影响.从综合材料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效果出发,分析综合材料对油画创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综合材料的油画创作策略,以期促进油画艺术更好发展.

    综合材料油画艺术表现技法

    写实油画的色彩造型语言研究

    李艾蔓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写实油画作为西方油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文艺复兴形成以来,形成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各个流派,时至今日,仍经久不衰.今天的油画体系,以及对写实油画的研究,也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模仿自然、真实再现"是写实油画的重要观念,写实油画以反映自然现实为目标,但是,写实油画本质上并不是机械地描摹和复制,而是对现实自然美的再现和表现.为了达到画面的真实,西方写实油画在人体解剖、焦点透视、光色原理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在写实油画创作过程中,画家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艺术家独特的审美对自然真实进行大胆的取舍,利用油画的色彩造型语言,合理表现自然,创造出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同时,在写实油画当中,艺术家更注重形式美,通过油画的色彩造型语言,在模仿自然中表现自然的真善美.

    写实油画色彩语言造型语言

    当代水彩画的平面化语言应用

    廖慧玲谭崑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抽象主义的相继兴起,相对单一的水彩画表现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水彩画创作者的需求.创作者们也开始进行改变和创新,使当今水彩画的表现形式日趋多样化,并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水彩画创作者都创作出了优秀的绘画作品,并且在这些水彩绘画作品中体现出了平面化的特征.在这个追求个性及创新的时代,将平面化语言与水彩画相结合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能使水彩画以一种更为新颖的方式展现出来,对于水彩画技术的革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水彩画装饰性平面化语言

    中国当代水彩画材料表现语言的灵活性

    黄诗旖赵玉琢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水彩画传入我国,最早可以追溯至1715年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来华,上海土山湾画馆的成立也促进了水彩画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几千年深厚历史文化的熏陶下,水彩画极富中国化、民族化等特征.在现代艺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基于传统绘画手法及新型材料,水彩画的绘画语言日益丰富,不仅将水彩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也使得现代艺术不断展现出新面貌.因此,分析中国当代水彩画材料的应用,探讨水彩画材料的表现语言和审美特征,以更好地促进中国当代水彩画发展.

    中国当代水彩画表现语言色彩

    自然秩序在传统绘画理论形态中的初步建构——从谢赫"六法"说起

    代鹏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传统绘画发展过程中深刻的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玄学士子开始参与绘画理论的讨论和创作.同时,绘画从之前"天—地—人"墓葬文化属性的亡灵升天秩序向"天—地—人"自然秩序发生转变,画者开始关注大自然本身的视觉真实和主体愉悦功能.谢赫"六法"基本建构了图像的自然秩序,是中国绘画"自然主义"理论模型的开端.

    绘画理论自然秩序谢赫"六法"

    北宋山水"理"性审美下的求"真"精神

    罗灿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宋代理学体系趋于成熟完整的背景下,其对山水审美影响尤为大.理学的核心是"格物致知",是对事物发展本质的深度探索,是人对事物、自然的认知方式,而山水画与自然相契相参,所以山水与自然的关系得益于理学,是将"理"性思维与"理"性审美融入山水画创作,从而使山水画得到高度发展."真"是北宋山水画最重要的审美追求,山水画中求"真"精神的内涵是对自然揣摩体味,并且深入地研究观察,从而获得物象内在的气韵和本质,即是在"理"性审美下而达画面之"真"境.概述北宋山水的精神内涵,从"理"性审美下的审美观照、审美体验、审美境界三个角度对求"真"精神进行探索.

    北宋山水"真"理学

    文人画图像中"隐喻的空间"观念建构

    刘超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人画中,对于"隐喻性空间"一词,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将其拆分成隐喻与空间单独研究的,并未从艺术家或者具体的绘画作品出发,以"隐喻的空间"角度去寻求其独特的内涵.事实上,大部分绘画作品背后都带有隐喻,并且以"隐喻的空间"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中."隐喻的空间"实际上就是作画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涵义,艺术家的艺术活动、精神寄托乃至生命感悟都可以在绘画作品中进行体现.研究绘画作品中的"隐喻性空间",是对作品本身的解读,这种"画中画"所表达的正是画家对生活的感悟、憧憬,以及现实生活与理想生活之间的差距,作画者借助绘画来表达自身的理想.

    文人画"隐喻的空间"图像

    《虢国夫人游春图》的色彩研究

    曹倩倩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代是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巅峰时期,其中仕女画以其艳丽的色彩和饱满丰腴的人物造型独具一格.《虢国夫人游春图》作为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在色彩观念体现、视觉呈现及色彩寓意等方面特色鲜明,是传统色彩观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一种再发展.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人的色彩审美需求更加多样化,更需要从传统作品中汲取养分.通过对唐代仕女画《虢国夫人游春图》色彩的研究,思考色彩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虢国夫人游春图》传统色彩观五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