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贵州台江施洞苗绣蝶纹的美学意蕴

    杨英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台江施洞苗绣蝶纹是黔东南苗族纹饰中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之一,具有极高美学价值.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条件和功利性目的等多元形成因素造就台江施洞苗绣蝶纹从单体图案到整体构图与色彩,独具视觉张力的形式构成特点.施洞蝶纹图案中凝聚了苗族独有的生命活力,使得蝶纹图案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民族生命意义,从而使观赏者产生美的享受并继续以蝶纹为载体教育施洞苗族子孙后代,传承其审美价值.

    施洞苗族蝶纹形式构成审美价值

    与时偕行:昆曲艺术的现代化传播策略探究

    史钰婷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昆曲则是戏曲文化当中一枚绮丽的明珠.昆曲唱腔高雅婉转,舞姿细腻柔美,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昆曲超脱的艺术世界,渐渐成为人们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如今昆曲最为繁荣兴盛的时代或许早已远去,但是考虑到昆曲重要的艺术价值,在现代社会如何对昆曲艺术进行有效的传播仍是人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昆曲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学

    基于心理图式的信息图表视觉语言表现定位

    郭睿谢琪高友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时代,信息冗余的社会现状和人们高效摄取信息的需求相冲突.信息图表是最具代表性的信息可视化形式与纯文本相比,信息图表通过图像化的方式使信息更易懂.但在信息图表的视觉表现中,仍存在信息传达时视觉语言与受众的认知水平不匹配,造成理解负荷的问题.基于受众心理图式特点,梳理信息图表视觉语言之间的相对关系,建构出受众对信息图表的信息期待与视觉语言表现的关系定位,降低信息图表受众认知过程中的认知负载,提高信息传达效率.

    信息传达信息图表心理图式视觉语言

    建国初期武汉市公共建筑遗产现状研析

    梁竞云张月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国初期,公共建筑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时代产物,承载着我国那一段艰苦奋斗、蓬勃向上的建设历程.这些建筑都已经超过六十载物理使用年限,在城市进程及城市记忆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系统的研究、保护工作已经是一个亟不可待的课题.本研究选取武汉地区仍在正常使用的 13 处代表性公共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平面布局、建筑形构逻辑、立面形式与装饰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分类解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保护该时期建筑遗存提供研究思路和实证依据.

    建国初期公共建筑"苏联式"风格中国民族元素建筑遗产

    探究城市废墟艺术创作及其新的美学内涵

    安然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墟因其丰富的内涵一直是古今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古人以废墟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多表达一种"空无"之上对往昔的怀念,带有自我消解的意味和人生虚无的消极情绪.而到了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催生了大量建筑废墟和工业废墟.通过艺术家充满巧思的创作,它们如获新生成为了艺术品,成了记忆的载体和发人深省的对象,激发众人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狂想,本质上是积极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艺术家围绕城市废墟展开一系列艺术创作,从而为城市废墟赋予新的美学内涵.

    城市废墟实验艺术美学

    中国民居建筑中的民间美术区域性特征体现——以皖南、山西民居建筑为例

    杜志远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皖南民居与山西民居是中国民居的杰出代表,它们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很高的技艺和艺术成就.它们的建筑样式、装饰纹样与手法极具当地人文特点,是我们研究民间美术区域性特征的重要资料.本文选择一南一北具有代表性的民居进行比较分析,意在能够更清楚地探析中国民间美术的区域性特征,也借此与民间美术研究者交流.

    民间美术区域性特征共性差异性山西民居皖南民居

    珠海梅溪牌坊群造型艺术研究——以急公好义坊为例

    庞秦清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牌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及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梅溪牌坊群享有中国第一牌坊群的美誉,"急公好义牌坊"更是其中的工艺典范,对其历史变迁、装饰和保护技术的研究,关系到岭南传统古建筑的文化保护、修复和发展.文章以急公好义坊为例,从建筑历史、时代背景、建筑形制、装饰艺术、文化内涵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岭南古建筑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石牌坊造型艺术梅溪牌坊群急公好义牌坊珠海人文

    论公益海报中的视觉表现

    靳羽涵王超朱倩倩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公益海报设计中视觉要素的价值,彰显其实际应用特点.灵活运用相应视觉元素的艺术特点,能够为后期公益海报设计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色彩、文字和图形是公益海报设计及推广必不可少的视觉元素,在公益海报设计中体现出具体的视觉表现.恰当利用三种视觉元素的艺术表现力,可为公益海报的宣传和发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出更为宽广的表现空间.

    公益海报视觉要素作用视觉表现

    "旅游+"背景下徽州旅游商品包装设计探究

    高佳倩杨芳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旅游业的经济绩效.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徽州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研究层出不穷.针对徽州地区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梳理,阐述了"旅游+"背景下与地域性文化元素结合的徽州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为徽州的旅游商品包装设计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徽州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徽州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类APP的情感化设计策略研究

    陈琪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传统文化类APP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而在传统文化类APP的设计中,情感化设计能够引发用户的情感化体验,让用户从多个层次认识、感受并传承传统文化,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反思水平三个维度分析情感化设计在传统文化类APP中的应用,并提出传统文化类APP情感化设计的具体策略.本能层次要在感官设计中体现传统美学,行为层次要在交互设计中增强情感体验,反思层次要在情感认同中宣扬文化自信.

    情感化设计传统文化APP设计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