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分析

    郝婧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美术作品中,文化内涵是艺术家表达情感、观念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阐述文化内涵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从水墨画到欧洲古典绘画,再到现代抽象艺术作品,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蕴和思想内涵.通过深入剖析代表性作品,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家借助绘画语言,表达对世界的理解与思考的方式.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还能够拓展我们对于文化多样性和艺术表达的认知.

    美术作品文化内涵绘画创作

    吴昌硕书画"金石风格"探析

    顾楷之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金石书风兴起,进而带动了金石画风的发展.此间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金石风格"书画家,吴昌硕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分析其书画中金石意味的源流具有显著的意义.从金石定义着手,继而上升至金石学,最终延展至"金石画派",梳理"金石画派"的形成原因,具体结合吴昌硕的书画艺术作品来分析其艺术创作中的"金石味道",旨在明晰金石书风对后世艺坛以及当代绘画、书法篆刻领域的深刻影响.

    吴昌硕金石画派绘画书法

    "劳动大场景"山水画的起源与分类研究

    李珅王志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大场景"作为人物与山水相融合的创作样态,在唐代以前多出现在青铜纹饰、画像石和壁画等以人物为主的作品中,唐代以后随着山水画的独立成科、发展演变以及与人物画的不断融合,"劳动大场景"在山水画中呈现出场面宏大、气势壮阔、人物繁多等特征,并发展延续至今.通过分析画面中人物与山水所占比重的多少,将"劳动大场景"山水画分为以人物为主和以山水为主两种类型,并分别进行阐述.

    劳动大场景人物山水画

    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绘画题材研究

    陈志强王亚文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众审美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绘画题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纵观当代展览,民族题材和农民工题材成为时代的主流.画家开始寻求生活中最本质的文化,更加注重绘画的现实性,当代水墨人物画迎来了崭新的时代,拥有了更高的精神文化内涵.基于具有代表性的相关美术作品展开分析,以民族题材和农民工题材为例,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展开论述.

    绘画题材民族题材农民工题材精神文化内涵

    探析梁楷《泼墨仙人图》的笔法艺术及历史影响

    王凯丽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梁楷《泼墨仙人图》以泼墨的形式,打破了中国画的纯线表现形式,作品中恣纵放达、淋漓酣畅的"减笔"画法,对明清诸多画家的风格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减笔"风格绘画,也已然发展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泼墨写意绘画形式.从构图用笔、笔墨以及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分析梁楷《泼墨仙人图》中的笔法艺术,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并讨论该作品对后世中国绘画的历史影响.

    梁楷《泼墨仙人图》"减笔"笔法艺术

    郭熙卷云皴艺术特色及影响——以《早春图》为例

    房沛卓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画家郭熙深入观察体验自然山川的四季变化,其山水画描绘云烟出没、峰峦隐现之态,以独特的卷云皴而大放异彩.卷云皴不仅是郭熙本人对前人技法笔墨的创新,也是对山水画形式和表现方法的创新.分析郭熙《早春图》中的笔墨、构图、技法等艺术表现形式,厘清卷云皴法的发展传承脉络,探索其中卷云皴笔法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当今绘画创作中的应用,阐述其对现代中国画的影响.

    郭熙《早春图》宋代山水画卷云皴

    倪瓒山水画尚逸气象成因探析

    黄雅斯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梳理倪瓒的生平及其艺术修行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倪瓒的艺术交游、人际来往、禅学修行对其绘画创作观念与艺术审美形成的影响,总结倪瓒山水画中尚逸气象形成的缘由.

    倪瓒尚逸艺术修行

    试论常玉绘画作品中色彩的"少即是多"

    吴璋南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少即是多"这一艺术创作理念对常玉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常玉的艺术生平及所造就出的独特绘画方式,分析常玉绘画作品中色彩的专有语言表达,同时,围绕主题、色彩、表现技巧方面试论"少即是多"理念在绘画创作中的指导意义.常玉一生的绘画作品中都贯穿着"少即是多"理念,他用最少的色彩表达最丰盈的内心,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自由不拘泥地以中国美学手法演绎西方绘画.

    常玉绘画"少即是多"中国美学情感表达

    当代具象插画回溯西方现代绘画的观念诉求

    祖艺铭齐军庆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势不可挡的媒体电子化浪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更替催生了"读图时代"现象的到来,直接影响了插画行业的转变,而这种媒体转型也相应给插画行业带来了困境.对当代具象插画的现状进行概述,并通过具体派别和作品论述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历程,阐述当代具象插画的发展应如何汲取现代绘画的理念和形式,讨论当今媒体转型下当代具象插画对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观念和形式进行汲取和拓展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媒体转型具象插画图像艺术现代主义

    探析德加绘画作品构图的魅力

    袁慧颖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象派的画家致力于拓宽艺术领域,探索不同的艺术风格.印象派重要画家埃德加·德加的作品主要描绘人类生活状态,捕捉生活的偶然片段,他的作品受到了摄影技术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在构图方面突破了古典主义的束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构图上,德加追求"快照"的效果,将人物在空间中的运动凝练成永恒的运动感,这同样也会使观者产生非常真实的感受.他的即景成趣的构图方法超越了同时代其他的画家,启迪着西方画坛审美趣味的发展.

    德加印象派构图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