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晋唐书论中"意象"关系蠡测

    韩子轩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象"与"意"是一对美学范畴,也是贯穿于中国古代书论的两根支柱.早期文字的创立有"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说法,许慎"六书"的内容亦明确提出了文字的象形意义.自晋唐以来的传世书论中,不乏有大批书家对"象""意"进行探讨.立足于两晋和唐代书论,对其进行梳理,探索"尚象"与"尚意"发展至唐代的转变,即书法具有艺术化的倾向.

    书法美学艺术"意象"观

    《杨矩墓志》书风探微

    孟丹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中,隋代并非仅仅延续了六朝风气,其还"上接六朝,下开三唐",是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楷书是隋代书法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墓志为载体的隋代楷书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趣.以隋代南北书风融合的代表《杨矩墓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书风的形成背景因素进行简要梳理,并从用笔、结字等方面入手,探究其对魏碑的取法,以及对初唐楷书和书家的影响.

    隋代《杨矩墓志》北魏墓志虞世南

    论《书谱》"遒润"的审美内涵

    周雪倩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是孙过庭在《书谱》中对理想的书法艺术风貌的描绘,其中,"遒润加之"被认为是使书法艺术达到尽善之境的关键步骤.关于"遒润"的审美内涵,现有的理论阐释大部分仅停留在笔法层面,或是将其视为与"骨气"相对的一种书法风格,两种说法都有讨论的余地.通过对孙过庭的艺术生平和《书谱》原文的分析,认为其所说的"遒润"是指丰润骏爽的生命力,是对书法整体风貌的描绘,以期帮助学书者深入理解初唐书法风尚,也为如今的书法批评带来深层启发.

    《书谱》孙过庭遒润

    唐代隶书式微原因探析

    吉姣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隶书始于秦,兴于两汉,上承篆书之规脉,下开楷行之基础,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阐述唐代隶书的发展背景,分析该时期代表作品的艺术特征,并从书法发展的自然规律、受科举制度"楷法遒美""以书取士"的约束、佛教的传播、"尚法"书风的影响四方面分析唐代隶书式微的原因.

    唐代隶书楷书式微

    杨凝式《韭花帖》书法艺术研究

    于潇键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凝式是五代时期的著名书法家,其《韭花帖》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件珍品,有"天下第五行书"的美誉.杨凝式所处的年代特殊,其自身富有文藻且悟性极高,一生纵情于山水、书法,为后世留下了数件珍宝.通过对《韭花帖》的研究,分析其书法艺术风格和特点,探讨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呼吁书学者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深化对其历史地位和价值的认识.

    杨凝式《韭花帖》书法艺术

    卢海连作品

    卢海连
    139页

    姚蔼萍作品

    姚蔼萍
    140页

    盛清华、罗扬敏、奠慧慧、赖思语作品

    盛清华罗扬敏奠慧慧赖思语...
    141页

    刘美娜、刘嘉文、陈崇见、张兴达作品

    刘美娜刘嘉文陈崇见张兴达...
    142页

    邹佩婷、秦天作品

    邹佩婷秦天
    1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