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城市美学思想的社区文化规划——以长海路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为例

    刘冠鹏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以社区生活圈为代表的社区层面的规划建设逐渐成为重要的实践方向,重点关注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的完善,但对于社区文化的关注有所欠缺.社区文化是提升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基于城市美学思想,提出三种社区文化层次及规划策略,包括"特色社区文化——城市历史的审美再现""特色社区活动——文化归属的审美参与""特色文化资源——多元共享的审美互动".以上海市长海路街道社区生活圈规划为例,阐述基于三个社区文化层次的社区文化规划方法和实施路径,期为社区层面的文化规划建设提供一定启示.

    城市美学社区文化社区规划社区生活圈

    存量时代下老城区城市更新设计研究——以长沙县㮾梨水乡古镇为例

    刘潇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从国际形式和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往往会出现老城区人居环境不佳、文化记忆淡化、历史建筑改造难度大等现象,而这些现象导致城市烟火气息逐渐消失,并且制约了市民幸福感的提升.老城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记忆,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保护和利用老城区,唤醒其烟火气,是实现老城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以长沙县㮾梨水乡古镇为例,结合古镇自身历史传承和区域文化,提出文化激活、空间焕新和精明增长三大设计策略,从规划设计到运营实施全面推进古镇的高质量发展,重现古镇千年烟火气,并以此为热点,助力项目周边㮾梨花园新城片区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更新㮾梨水乡古镇烟火气可持续发展

    城市记忆视角下工业遗产住区适应性更新研究——以武汉市青山区八街坊社区为例

    刘鹏飞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遗留物,从侧面反映了人类进步的历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老工业逐渐走向没落,工业遗产住区只能随着企业融入城市街道.由于长时间的居住使用和人为损坏,以及人们的艺术审美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工业遗产住区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亟须进行更新改造.以武汉市青山区八街坊社区更新为例,提出一些可行的工业遗产住区适应性更新方法,从而改善老旧社区空间环境,实现社区人居环境的有效提升.

    城市记忆工业遗产人居环境适应性更新

    探讨旅行型乡村规划的实用性着力点——以湖南桂东青竹村为例

    黄茜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我国乡村旅游目前存在规模小、品种单一、品牌效应不显等问题,可通过推广全域旅游、开发旅游精品、打造地方旅游品牌、盘活闲置土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战略,推动乡村振兴.基于此,以湖南省桂东县青竹村为例,分析旅游型乡村设计思路,简述特色先行、多元化发展等设计方向,再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可行的具体设计方式,以期通过分析相关理论,为同类工作开展提供资料.

    乡村旅游乡村规划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用性村庄规划设计应用

    刘晓丽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越来越多的乡村亟须开展面向乡村振兴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基于此,对我国农村村庄规划的基本情况进行论述,分析乡村振兴建设中村庄规划的意义,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施实用性村庄规划对策,以期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实用性村庄规划

    城市更新背景下公共空间重塑探析

    王道玉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城市更新成为解决城市发展与旧城区之间矛盾的重要措施.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必须以城市环境优化、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为核心,积极开展公共空间重塑,建设高标准的社交场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创造良好条件.鉴于此,重点围绕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公共空间重塑进行研究.首先阐述相关理念,其次分析公共空间的重塑原则,最后探索重塑路径及形式,提出整合城市公共空间组织秩序、重塑城市公共空间交通体系、优化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体系、重构城市公共空间形态意象等策略,以期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更新公共空间设计重塑设计优化

    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设计研究

    伊明伟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传统大拆大建的改造方式不仅经济成本高,而且一些历史街区遗址会因过度拆建或商业性开发而失去原本的文化价值,城市更新就成了现代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文献分析法阐述城市更新理念的内涵及特征,总结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并结合某市A街区的更新设计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城市更新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设计

    基于类型学的山地老旧小区公共空间优化研究

    齐伟民朱荔嘉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存量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一些研究方法提供了普适性描述措施,但这些方法难以应用于山地城市.因此,尝试引入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山地老旧小区公共空间进行分类与归纳,通过研究各类空间的特征,针对性地优化和重新规划这些区域,并提出可行的改造实施策略,使山地老旧小区的公共空间改造更符合居民需求,为后续山地老旧小区的更新提供一种思路和探索途径,也为社区的空间特征和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山地城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类型学

    基于渡头文化转译的京杭运河滨水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明知锦徐婉华管静瑶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杭运河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宝贵遗产.京杭运河河畔的渡头凭借其交通功能成为衔接两岸并汇聚不同人群的重要空间载体,见证了京杭运河的历史沧桑,形成了独特的渡头文化,是京杭运河文化中的重要文化符号.对杭州市拱墅区古运河段渡头进行滨水空间设计研究,通过转译的手法对渡头文化进行挖掘提取和空间重构,并将渡头滨水公共空间分为点、线、面三种不同空间类型,打造体现古运河段的历史地域特色的生态休闲渡头滨水公共空间景观.

    京杭运河渡头文化文化转译渡头滨水空间

    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措施

    方培源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发展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在城市雨洪管理新理念中,海绵城市作为发展焦点,能够以切实可行的方式解决城市内的渗水和储水问题.这种方法增强了城市在自然灾害或环境变化中的灵活性,将城市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详细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情况,并通过实际案例展开分析,总结大量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雨洪资源海绵城市生态环境广州南沙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