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油画艺术在数字艺术环境中的应用与创新

    肖乐琪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油画与数字艺术的融合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和平台,推动了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发展.分析数字艺术的发展动向、油画艺术在数字绘画和数字交互领域的应用,以及这种融合对艺术市场和教育的影响,并阐述油画艺术与数字科技结合的重要性及在数字化时代中推动艺术创新的必要性.

    油画艺术数字艺术数字交互

    拼贴艺术在当代绘画中的启发与尝试

    李瑞洁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拼贴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绘画艺术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以视觉传达为主要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化观念的改变,拼贴艺术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特征,这些变化也影响了当代绘画.新技术带来了新观念,这对艺术创作者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论述拼贴艺术的发展与当代拼贴艺术的特征,并结合个人的创作经历,谈论拼贴艺术对当代绘画的启示.

    拼贴艺术当代绘画绘画材料

    宋元山水画表现风格演变探析

    王沛平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元时期作为我国山水画史上的关键发展阶段,其绘画风格面貌迥异.总的看来,宋元山水画风格的演变有两个阶段.北宋至南宋为第一阶段,中国山水画由发展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绘画以全景式构图为主,并以写实的手法真实自然地描绘出北方山河的势壮雄强,代表画家有李成、范宽、郭熙等.由南宋进入元代是山水画风格演变的第二阶段,在图式、笔墨方面继承了五代荆浩、关仝创立的北方山水.对宋元山水画发展的思想功能、构图形式、表达内容三方面进行论述,探索不同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不同绘画观念及表现风格.

    宋元山水画演变历程表现风格

    南宗文人山水笔墨发展研究

    张文馨张传友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墨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语言和形式之一,在艺术史的发展中引领着中国画的发展,反映了文人画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并以其深厚的文化品格成功塑造了东方艺术的独特形象.阐述宋代至清代各个时期中国山水画的笔墨特点.明代董其昌以笔墨风格为标准,将唐代以来的山水画分南北二宗,南宗以王维为首,董源、李成、范宽为代表,后经宋代米芾和米友仁、元代四家、明代文征明和沈周等加以发展,从而奠定了南宗画派繁荣的基础.最后分析当代山水画家代表刘国松的笔墨特征,期望当代创作者能够尽快回归到按照中国画的艺术方式不断创新,结合学习南宗文人山水笔墨的同时,使作品既具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从而形成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笔墨南宗文人山水画当代山水笔墨

    郭熙《早春图》艺术赏析

    任可欣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春图》是北宋画家郭熙的代表作.郭熙以其宏大的全景视角,生动捕捉了初春时节北方山水的壮美,巧妙地将视觉焦点置于中轴线上,并运用高远、平远与深远的多元视角构图技法,将初春时节的北方高山深谷之雄浑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入探讨该画作在题材选择、构图设计以及"三远法"技艺的巧妙运用,引领观者更深入地领略并解读《早春图》的艺术内涵与独特魅力.

    郭熙《早春图》构图笔墨

    郭熙《早春图》中的"山高水远"图像

    李一鸣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郭熙作为李成、范宽之后北宋中后期的山水画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林泉高致》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郭熙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早春图》为例,结合其山水画美学思想,从中可看出郭熙对"山高水远"的图像处理.

    《早春图》山高水远

    吴镇山水画的艺术表现特点探析

    陈晓冉徐辉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山水画是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元代著名画家吴镇最具特色的是他笔下所描绘的隐逸生活.从吴镇的山水画入手,对他的山水画进行初步分析,揭示他超强的艺术表现力.吴镇的山水画在构图上继承了董源、巨然的平远和深远的布局,他的笔墨大多运用湿墨,并以披麻皴为主,挥洒自如,笔墨浑厚,有一种苍劲的气势,给人带来超凡脱俗的感觉.吴镇在广泛地融合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开创了他自己的艺术风格,将文人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另外,他还把诗书画结合在一起,这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吴镇以书画为寄托,隐于山林,借景抒情,反映了他对人生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态度.

    吴镇山水画艺术表现

    唐寅仕女画中的忧郁情结

    李东升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寅是一位全才式的画家,他不仅在山水、花鸟画方面成就斐然,还在仕女画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并对后世仕女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唐寅的仕女画为例,分析其中带有的忧郁情结,从中感受明代中期文人普遍的失落感与消极情绪,以及他们对政治的不满和渴望隐退避世的心境.

    唐寅仕女画忧郁情结

    呼应与延续:张宏自然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

    傅心睿张世川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明末清初山水画家张宏自然主义绘画风格形成原因的争辩,众人各执一词,至今未有定论.学者高居翰认为,张宏自然主义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同时期传入中国的西方绘画摹本和其绘画理论的影响.然而,通过探究中西方自然主义的思想内核,并以张宏绘画风格转变的具体作品《句曲松风图》为出发点,对该作品进行风格分析,可以论证张宏自然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宋代"巨嶂山水"及其临摹的元代自然主义巅峰山水画作品——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影响,而非西方绘画及相关理论.

    张宏山水画自然主义西方绘画

    积墨法的运用——以龚贤《千岩万壑图》为例

    刘奕徐辉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墨法是中国画创作的技法之一,尤其是在山水画创作领域.积墨法的运用不仅仅是墨色的叠加,更是对画家笔法的考验.《千岩万壑图》是龚贤运用积墨法绘制的一幅极具力量感的作品.他师承董源、米芾、米友仁、沈周等中国古代山水画大师,但没有受他们的画法所限制,反而将墨色运用得淋漓尽致,并将积墨法在山水画创作中的运用发展到新的高度.通过分析龚贤作品《千岩万壑图》,探索龚贤对积墨法的运用及龚贤积墨法的形成,进而结合当代中国山水画探究积墨法的变化及艺术价值.

    积墨法龚贤墨色山水画《千岩万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