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视域下淮安博里农民画发展路径研究

    吴昕霓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中对乡村文化产业的振兴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乡村开始运用艺术介入乡村,激发乡村文化的创新活力.江苏博里农民画作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带动当地产业振兴的同时还能有效地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实现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博里农民画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走上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但仍然存在产品化程度不高、地域品牌不强、宣传力量不足、生存空间狭窄、优秀人才缺失等问题.在此状况下,博里农民画应借鉴其他地区农民画的发展经验,结合自身的优势,建议通过促进文化认同、加强宣传力量、延伸产业链条、数字化转换等方法,促进博里农民画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乡村振兴博里农民画非遗传承

    唐人传奇时间叙事艺术探究

    卫剑阙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传奇在时间叙事的艺术手法上取得了极高成就,唐人传奇文的作者已经能够娴熟地将时间进行夸张、错位、排列,并达到自身的叙事目的.而对比唐人传奇与前代其它文体,不难发现唐传奇的时间叙事手法源自于传记及辞章等文学作品.唐人传奇往往以传、记文体作为行文框架,并在其中交织辞章类作品的叙事手法.

    唐传奇时间叙事传记辞章化

    浅谈《小径分岔的花园》与《罪与罚》的犯罪母题

    扈雨涵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母题"是比较文学主题学的核心研究范畴之一,母题研究对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代表作《罪与罚》在表现犯罪母题时出现了很多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犯罪动机、情节偶合性和犯罪者特殊的罪罚观等方面.这些特点将它们与其它表现犯罪母题的文学作品区别开来,丰富了文学的犯罪母题.

    小径分岔的花园罪与罚比较文学主题学犯罪母题

    论《本巴》游戏人生模式下的生命意识

    周丹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本巴》,是基于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的文学创造.作者刘亮程以说梦者"齐"的视角,将漫长、残酷的东归历程讲述成"搬家家、捉迷藏、做梦梦"的草原游戏,用文字搭建起桃花源般的宝木巴理想国,让史诗思维在世俗化的理性时代重获生机.文章从本巴人对生命的渴望和崇拜、时间的无限和永恒以及超越生存的意志三个方面,分析《本巴》"游戏人生"的故事模型中的强烈生命意识,剖析了小说中沉淀的民族历史记忆与诗性智慧.

    本巴游戏人生生命意识史诗精神

    袁枚山水诗诗歌意象研究

    康牧青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袁枚是清代中叶的一位杰出诗人,他不仅创造性地提出"性灵说"的诗歌理论,诗歌创作也十分丰富,其中的山水诗更是独出机杼,性灵独具.这一特点自然也反映在袁枚山水诗意象的创造和选择上.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发现,袁枚对物象的选择具有轻巧灵动的特征.而从意象的审美特点来看,袁枚的山水诗意象主要具有孤绝、富有生趣和灵趣、奇幻神异、凄寒寂寥等四个特点.除了分析袁枚的意象创造特点之外,本文更用袁枚"性灵说"的诗论观点加以观照,探究袁枚山水诗意象与其"性灵说"的相合之处.

    袁枚山水诗意象性灵说

    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民国时期动画电影的理路探讨

    杨杰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中国动画发轫于民国初期,代表作《铁扇公主》是当时政治环境、经济水平、审美文化、创作技艺的综合写照,奠定了中国动画民族化实践的基础,深深的影响了新中国时期的"美术片"与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本文以民国动画为鉴,通过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比较,辩证的分析民国动画对新中国"美术片"的影响,在其中的得与失,困惑与机遇中,远观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未来.

    民国时期"美术片"身份认同审美思维元宇宙

    韩国导演金基德影片中"欲"与"法"的创新诠释

    龚苏宁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基德的影片通过镜头语言将人性中最真实的"欲"与"法"结合展示出来.着重探析"欲"与"法"的概念和诠释形式,分析金基德电影中弱化"法"的具体方法,总结出金基德影片中"两难"矛盾的痛苦呈现,最后从精神层面、社会环境和个体经历方面探索这种痛苦呈现的内在原因,从而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金基德电影,学会从不同视角诠释电影中的"欲"与"法".这种独特的创作视角和手法,为电影叙事内容和方式提供了很多启迪和新的创作视角.

    金基德

    非洲大陆的自我书写:全球化背景下Nollywood的电影生产

    吴旭东王芸芊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曾经被长期忽视的非洲地区电影业,伴随着Nollywood电影的崛起获得了各方的关注.Nollywood以低技术低成本的影片制作方式迅速占领市场,影片的讲述以弥合尼日利亚多民族多区域文化的发展现实为主要目的.Nollywood借助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浪潮,成功促进了其影片的对外输出.回顾Nollywood的电影产业发展,立足于非洲民族特色,讲述自我的故事是其成功的关键,而在其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好地区与全球的关系,提升自身的影片质量是Nollywood所面临的新挑战.

    Nollywood电影生产非洲

    国内外阿尔茨海默症题材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

    李俊颖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疾病进入影视创作隐喻了背后的社会现实.聚焦阿尔茨海默症题材影片的共性研究,且探讨疾病在其中生发的作用,可以揭示影片中人物心理的深层创伤体验,在影片呈现的形式中也具有谜题叙事与反转叙事的可能.

    阿尔茨海默症叙事策略谜题叙事

    香港新晋导演的他者书写与自我表达——以电影《浊水漂流》为例

    常敏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演李骏硕作为香港电影的新晋一代,突破了香港传统的类型片叙事,聚焦于边缘流浪露宿者群体,摒弃了以情节冲突推进的叙事模式,以记录式的镜头将景观与画面相融合.影片以物质载体的细节呈现,构建群像心中"家园"的表意空间.本文将创伤叙事理论作为切入点,在纪实的现实表达和文化想象中,从城市病态、价值询唤、群体异化三个角度展开分析,以"困境"和"创伤"为叙事策略,描摹底层生存现状、诊断城市病症,展现流浪与价值的离殇,书写社会与现实的割裂.

    浊水漂流香港电影创伤叙事城市病症异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