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百年巨匠画赞辉煌

    白春礼
    1-5页

    意由心造——论书法造意对绘画形式的影响

    毕子云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尚意是宋人书法思想的核心.宋人所崇之"意",具化到诸位书家笔下所呈书风各具特点,都注重主体情志意趣和个性表达,但"意"一直贯穿宋人书画的审美核心.自文人以书入画以来,赋予绘画以更加丰富的意涵,书法中的运笔之法与审美意趣同绘画笔墨间的关联也愈加紧密.书家们由于笔墨性情、观物方式的差异,通过书法造意形成颇具个性特征的书风,并对绘画的表现形式产生一定影响.以潘天寿为例,从书法造意的角度入手,分析尚意书风的具体特征对画面形式倾向的影响.

    尚意书画关系画面形式潘天寿

    中国山水画中色墨交融意境构建研究

    陈雪林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墨是中国山水画的特色和语言,受到了历代画家的重视,并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色彩作为笔墨展现形式之一,可以与人进行审美共情.色墨交融是中国山水画中极为突出的部分,同样也是山水画从古典转变为现代形态的重要转折点.色与墨的统一、融合共同形成了中国山水画.以中国山水画的色墨关系为切入点,共同探讨画作中的色墨交融意境.

    山水画色墨交融中国画意境

    探析水墨画的美学特色与绘画理念

    肖文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墨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传统绘画形式,其美学特色独特且丰富.从水墨画的构图表现手法、意境之美、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其美学价值.同时,从"骨法用笔"和"气韵生动"的概念、内涵、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中国画的绘画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水墨画美学特色"骨法用笔""气韵生动"

    绘画创作中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表现

    徐子怡徐子悦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艺术审美有了更高的追求,这促使画者不断提升作品的艺术意境.分析意境的审美特征在创作过程的体现,探讨艺术意境对绘画创作的重要性,并对于不同的艺术品类如何看待意境的审美特征表现进行研究,让人们在感受艺术家创作的同时,发现意境的作用和魅力.通过对优秀绘画作品的拆解,结合创作基本步骤,将艺术意境在绘画创作中的实际应用清晰呈现出来,淡化绘画创作的装饰意义,提高艺术家的审美意识.

    虚实关系艺术意境审美特征画面需要

    谢赫"六法"下的现代女性题材工笔画实践

    王君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题材在工笔人物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女性题材工笔画往往被片面认为就是传统仕女画,并且没有充足的理论支撑,从而难以得到创新与发展,存在画面布局难以突破、色彩比较单一、画面僵硬不够生动、女性题材表达不够等问题上.采用比较分析与案例分析进行研究,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以谢赫"六法"为评判标准和创作准则,一一对应解决问题,使现代女性题材的工笔画在理论支撑下有所创新,推动工笔人物画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谢赫"六法"现代女性题材工笔人物画

    "三远法"中"平远法"的表现形式探析——以《树色平远图》为例

    石迎欣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名家郭熙所创的"三远法"被视为山水画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中,"平远法"所表达出的构图方式平远广阔、笔墨语言平淡雅致、意境传达平静幽寂的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审美情趣.郭熙代表作《树色平远图》不论是构图、笔墨还是意境等方面,都体现了"平远法"的具体运用,以此为例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解读"平远法".

    "平远法""三远法"《树色平远图》郭熙

    物象重组手法在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的运用表现

    窦心怡宋丽荣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为顺应时代,工笔花鸟画也在不断尝试着创新.物象是中国画画面表现的一大元素,当代的艺术观念更强调作品的情感传达,再加上近年来重组手法在画家创作中被逐渐运用,不同的画家对作品的物象有着不同的组合和表达.画家运用物象重组手法不仅打破了传统中国画的分科限制,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创作需求和理念将物象进行自由的组合,以这种画面表现手法去表达自己的绘画理念、画面的趣味性和创作更深层次的隐喻性等.

    工笔花鸟物象重组隐喻性

    中国画传统与现代性的融合探究

    张雪青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中国画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几千年来的艺术传统与美学理念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中国画也在不断地与现代社会发生着碰撞与融合,焕发着新的活力与魅力.探讨中国画传统与现代性融合的意义,分析将传统题材与现代的表达形式融合、将传统技法和现代创新融合、将传统符号与现代意义融合、将传统色彩与现代性融合、将传统观念与现代的审美融合五种融合策略,为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助力.

    中国画传统与现代性融合

    超现实主义观念在当代工笔画中的体现

    刘颖辉宋丽荣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到"85美术新潮"运动的影响,中国艺术家们吸收了各种各样的西方艺术观念.在这样的情境下,涌现出许多带有超现实主义艺术观的当代工笔画作品.超现实主义是打破传统国画面貌的突破口,将超现实主义与传统国画艺术体系结合是一个相当漫长的积淀过程.分析在超现实主义观念影响下,当代工笔画创作的绘画特点和艺术形式,再结合传统文化探讨当代工笔画的新风貌.

    超现实主义当代工笔画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