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蒙德里安之后的几何抽象艺术发展路径探究

    张榕泉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蒙德里安迁徙到美国,几何抽象艺术运动逐渐从欧洲扩散开来,不断地对艺术与设计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艺术的先驱和代表人物,他和杜斯伯格等人创立了荷兰风格派,提出了"新造型主义"艺术观.研究蒙德里安之后的几何抽象艺术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几何抽象艺术美学体系.通过剖析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艺术观产生的历史背景、艺术观点以及发展趋势,论述被蒙德里安影响的几个重要的艺术运动和代表艺术家,以此来探讨几何抽象艺术发展的趋势.

    蒙德里安几何抽象艺术极少主义欧普艺术

    乔治亚·欧姬芙花卉系列作品的意蕴分析

    林洺卉张修亮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美国现代艺术界极具传奇色彩的知名女性艺术家,乔治亚·欧姬芙享有"美国的毕加索""美国现代艺术之母"等美誉,她不仅是女性艺术工作者的楷模,而且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另外,她因擅长融合半抽象与半写实的创作方法而闻名,主要围绕富含张力的细微花卉、岩面纹理、动物骨骼以及壮阔的自然风光展开艺术创作.以乔治亚·欧姬芙的花卉系列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解读这位艺术家绘制的花卉作品蕴含的创作意蕴,并阐释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深层精神价值和对当代绘画产生的深远影响.

    乔治亚·欧姬芙花卉创作意蕴

    高职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课程设置研究

    赵红绘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画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美术教育中承担着增强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审美意识的重要责任.高职美术教育应深度挖掘中国画资源,设置中国画课程,渗透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文化传承意识,为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以高职美术教育中的中国画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阐述高职美术教育中中国画课程的基本情况,明确中国画课程的教学价值,分析中国画的特点,为如何在高职美术教育中设置中国画课程提出建议,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画,使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得到提升.

    高职美术教育中国画课程设置

    高职高专院校美术创作师资培养研究

    李弈雯皇甫鑫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大力推动艺术教育发展的背景下,美术教育受到广泛的关注.大部分本科院校美育课堂中的美术创作教育飞速发展,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变,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然而,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美术创作教育因缺乏师资而发展缓慢.基于此,从高职高专院校美术创作师资培养研究价值及意义、美术创作师资培养的实施路径及培养内容方面展开论述,力求将高职高专院校美术创作师资培养"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阐述清楚,推进高职高专院校美术创作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创作实践

    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并重的高职绘画教学研究

    刘欠欠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绘画教学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不仅要注重绘画技能的传授,还要强调审美教育的渗透.基于此,探讨高职绘画教学中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并重的理念与实践,深入剖析高职绘画教学的现状,提出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并重的必要性及二者的关系,探讨技能培养和审美教育并重在提升学生绘画水平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在高职绘画教学中的实现途径,旨在推动高职绘画教学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技能培养审美教育高职绘画教学

    非物质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烙画为例

    王嘉晴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有着多种发展途径,尤其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弘扬传统文化、学习地方特色文化成为高校美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有力见证.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要发源地之一,数千年的文明在河南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许多传统手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南阳的烙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价值.将烙画融入高校美术教育,既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又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激情.阐述高校美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分析将烙画引入高校工艺美术教育的意义,进而研究将烙画引入高校的应用案例,希望能够引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思考,带领人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高校美术教育烙画

    高职院校国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查蕴桐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开展美育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在高职院校美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分挖掘国画艺术蕴含的审美元素,为美育提供丰富的内容,既有利于提高美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如今,高职院校国画课程存在设置不优、教学方式不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足的短板,导致学生国画学习笔墨不精、艺术理论功底较薄弱、国画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能力不到位.基于此,提出不断完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国画特点的课程建设、不断优化符合国画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教学方法、不断加强高职院校国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以提升高职院校国画课程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国画课程教学质量

    传统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

    张晓禹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今,美术教育涵盖了大量关于传统文化元素的教学内容,如何把优秀民间美术与高校美术选修课相结合,让当下的美术教育通过民间美术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以传统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为主要分析对象,结合当下高校多元化选修课程的特征,加强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学习与传承,并通过分析艺术作品,挖掘民间美术的可借鉴元素,将其运用到高校选修课教学中.通过文献阅读法及理论研究法,解决传统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选修课中的可行性应用问题,以实现对传统民间美术的高效应用.

    传统民间美术传统文化高校美术选修课

    水彩风景画写生教学探析

    王思婷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生新的变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标准对高校水彩风景画写生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转变教学思维,创新教学方式,透彻把握水彩风景画写生教学要点,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创设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写生教学方案,以有效提高水彩风景画写生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写生水平及写生能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及未来发展夯实基础.基于此,围绕水彩风景画的写生教学展开探究.

    水彩风景画高校写生教学选景构图

    北部湾题材的绘画专业教学与创作实践

    龚为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部湾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利的出海口,该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人文元素为艺术创作与绘画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北部湾题材绘画作品可以作为弘扬北部湾地域性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位于北部湾地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该校不应缺失反映北部湾地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光题材的绘画创作.在绘画专业教学与创作实践当中,应该大力挖掘此类题材的绘画元素,让学生在写生与创作实践的过程中融入对当地文化的情愫,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助力北部湾地区向海经济与社会发展.

    北部湾题材绘画专业教学创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