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析马克·夏加尔油画作品对个人创作的影响——基于《仲夏绮梦》的创作实践

    刘梓彤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马克·夏加尔的绘画联结了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打破原有的空间秩序,用梦幻的构图、极具张力的色彩语言和特有的诗意形象去表达他的感受.他强烈的个人风格使他在画坛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并对后世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夏加尔独特的绘画语言为切入点,并结合他的生平经历,通过对其创作的分析研究,探讨夏加尔绘画对个人创作的启发.

    马克·夏加尔油画艺术梦幻创作思考

    主动陌生化——基于"画家之眼"观念谈森·山方的绘画

    汪宇飞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看活动与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关于视看活动的相关理论早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法国哲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在其著作《眼与心》中提出了"画家之眼"的观念,从现象学的角度分析了绘画与观看的关系.同是法国的艺术家森·山方的绘画实践与"画家之眼"的观念有着相互印证、互为补充的关系.基于"画家之眼"观念,分析森·山方的绘画作品,对梅洛-庞蒂的"画家之眼"观念进行阐释,对艺术家森·山方的作品与"画家之眼"的关系进行梳理,并结合梅洛-庞蒂的《眼与心》《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对其艺术观念进行解读,其中包括"经验和陌生的由来""二者之间的关系""主动陌生化带来的艺术返魅"等一系列问题,并由此探寻森·山方的艺术观念.

    森·山方陌生化"画家之眼"现象学梅洛-庞蒂

    物语——伊娃·海瑟作品中情感表达的材料与形式

    黄金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艺术中,"物"以艺术语言的角色出场,改变了传统绘画中"物"的身份,拓展了"物"的内涵范围,并对绘画的创作进行了反思和突破,打通了绘画和雕塑之间的界限,"物"的语义体系被重新建立.因为使用的物质媒介不同,所以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同时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把艺术语言转向"物性"的表达.以伊娃·海瑟这位活跃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籍德国犹太裔后极简主义女性艺术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伊娃·海瑟作品绘画风格成因的分析,研究她作品中材料的使用,并通过分析伊娃·海瑟的艺术风格变化来思考她作品中"物"的使用及"语"的表现.

    伊娃·海瑟物语情感表达材料表现形式

    真实感——奥尔巴赫人物画笔触下的"团块精神"

    严佳蕙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兰克·奥尔巴赫的老师,大卫·邦伯格的教育思想,被称为"团块精神".大卫·邦伯格认为学生应该通过触摸方法来理解"视觉"这一艺术理念.弗兰克·奥尔巴赫深受其影响.利用文献分析及图像分析方法,结合弗兰克·奥尔巴赫人物画作品,分析奥尔巴赫不同时期人物画的笔触特征,探究其笔触下蕴含的真实感及其师承并创新的"团块精神",并分析奥尔巴赫笔触下的"团块精神"对当代艺术家创作产生的影响.

    奥尔巴赫"团块精神"真实感笔触人物画

    黑龙江美术资源融入高校美术教育探讨

    杨琳王相生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龙江地区拥有丰富且广泛的美术资源,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何将这些资源高校美术教育中有效利用,成为亟待探讨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以美术育人为导向,探讨有效地将黑龙江丰富的美术资源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发挥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黑龙江美术资源高校美术教育校本课程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素描基础课程的价值

    王双任帅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成都大学绘画专业为例,立足该校特点和地域特色,尝试从感知性、研究性、比较性、探索性四方面,将传统文化融入主流教育体系中.并就基础训练方法、教育理念、审美价值观以及艺术创造表现,论述传统文化融入素描课程的重要性、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如何将传统文化与主流课程授课方式相融合等内容,探讨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素描基础课程的价值.

    传统文化基础素描审美价值观

    新媒介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顾溢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美术教育领域亦然.新媒介技术为美术教育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机遇,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等.然而,尽管新媒介技术在美术课堂上已得到应用,但在基础设施建设、教师技术能力和学生学习思考方面仍存在不足.针对上述问题,美术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开展与多方的合作,丰富自身的技术手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媒介技术,并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媒介技术,启发他们进行深入思考.新媒介技术在美术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提升教师技能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媒介技术,有望进一步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

    美术教育美术课堂新媒介技术媒介依赖

    高校美术教育与美术馆相结合的路径探究

    王泽红张思凯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美术教育在培养创意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教育模式存在些许不足.高校美术教育与美术馆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艺术教育,从而培养出更具实践经验和多样性视角的美术专业人才.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的不足,探讨高校美术教育与美术馆相结合的新路径,以期促进高校美术教育与美术馆的共同发展.

    高校美术教育美术馆公共美育

    平阳木版年画色彩语言的象征性探究

    宋幸媛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阳木版年画不仅是山西本土具有典型性的艺术瑰宝,还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平阳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平阳民俗文化,感受古代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以平阳木版年画色彩语言为切入点,着重探讨其色彩背后的象征性,让饱含鲜明艺术特征和民俗文化特色的平阳木版年画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吸引更多人了解平阳木版年画背后的文化意蕴,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民族文化遗产.

    木版年画色彩语言象征性

    科技语境下版画语言与边界的探讨

    汤雪莹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数字技术对于传统艺术的介入、转换与取代,为版画带来了"实验性""开放性"的创作语言,数码工具的广泛介入与应用使得版画语言有了全新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历史沿革下版画的革新、中西方案例比较、数字技术的伦理与意义,展开基于科技语境的版画语言与边界再思考.

    版画数字技术视觉语言版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