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设计背后的文化基因——以南京江心洲绿丝绦景观设计为例

    欧迪雅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青年一代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大.年轻人亚健康问题突出、不良生活方式增加、食品安全问题加剧、对居民关于精神文化建设需求的忽视,这一系列问题带来的是国民幸福指数的直线下滑,使得人们日益渴求回归心中所望的灵动乡野,逃离现实,迫切寻找可让心灵喘息片刻的乌托邦.无论是城郊人口还是城市人口,其对生态、健康、可持续的地域性滨水景观的需求在显著上升,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内心感受,成为人们日益关切的议题.

    文化基因设计美感地域文化滨水景观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低碳文旅规划设计研究

    郭宏翔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入探讨城市低碳文旅规划设计的策略构建.通过对绿色建筑、景观规划、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游客管理与碳足迹控制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策略,旨在实现城市文旅产业的低碳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可持续发展理念低碳文旅城市规划设计

    体验经济背景下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策略探析

    苏爽爽陈书芳陈雨欣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遗产作为国家建设留下的历史痕迹,承载着丰富的工业文化和社会记忆.在全球范围内,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方式急需优化,以适应当今需求.探讨体验经济与工业遗产旅游之间的联系,分析体验经济理论在工业遗产旅游中的应用,并提出从娱乐、教育、审美和遁世体验四个方面来深化工业遗产旅游体验的开发方式,以期为工业遗产旅游的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体验经济工业遗产工业旅游旅游开发

    胶东半岛传统村落景观文旅融合设计研究

    刘妮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东半岛传统村落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但文旅融合发展仍面临制约.从村落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红色文化方面入手,分析生态环境、文化发掘和文化旅游诉求的制约因素,提出整合文化景观资源、打造旅游名片和传播文化形象、加强乡创产品开发等发展路径,以助力村落景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推动胶东半岛传统村落的文旅深度融合.

    传统村落景观文旅融合地域文化乡创产品

    文旅融合背景下城市纪念性广场景观设计研究——以金寨县红军广场为例

    祝俊陈绍禹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的发展为城市公共空间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并赋予了其更重大的责任与使命.在文旅融合的发展背景下,城市广场不仅是展示城市新风貌、体现当下时代特色的重要空间,也是与外来游客进行文化交流的纽带.以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红军广场为例,将该广场定义为纪念性广场,对广场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该广场的现存问题,结合文化特色与旅游发展优势,提出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策略,以促进城市形象提升,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文旅融合城市广场城市公共空间

    "农文旅"融合视角下乡村景观提升策略研究——以霞浦县小马村为例

    叶凌颖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文旅"融合与乡村景观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乡村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乡村各产业发展均立足于此,良好的乡村景观不仅能为村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提高生活品质,也能够帮助乡村吸引外来访客,提升乡村经济,帮助农民增收.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沙江镇小马村规划开发出发,着重分析小马村景观建设现阶段存在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合理提出小马村未来改造优化建议,例如增加小马村景观地域特性,形成农业产业景观空间链条,合理利用与保护地方植被,提高新建建筑的实用性,希望为"农文旅"结合发展的乡村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乡村景观提升策略.

    "农文旅"融合乡村景观地域特征

    基于城市运营思维的园林博览会规划策略研究——以合肥园博会为例

    秦超王梓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针对园林博览会如何跳出展期辉煌、展后凄凉的窘境,以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以下简称合肥园博会)为例,总结合肥园博会的筹备策略及园城融合的规划亮点,提出未来园林博览会的筹建应具备城市运营思维并贯彻运营前置的思想,破解园林博览会的永续难题,确保"一次设计、永续利用"目标的实现.

    园林博览会城市运营思维运营前置

    基于嗅觉感官的体验性展览设计

    李艺蓓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多感官的体验,人们通过感官和身体来认知和体验世界.当下,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注重让观众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展品,让更多与视觉不同的感官参与展览.观众在多感官的展览中不仅是认知的主体,更是体验的主体,多感官在博物馆中的运用因此得到更多发展的机遇.为了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多的展览空间开始采用互动体验技术,注重展览形式的丰富多样.在五种感官中,嗅觉在博物馆展览中运用得最少,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和归纳,探讨其在体验式展馆中的组织和策划,并研究嗅觉在展览体验中的创新应用,通过结合与嗅觉紧密相关的线索,来打造个性化的结构顺序,实现让身体和感官体验更加生动而有效的目标.

    嗅觉感官体验互动装置展览设计

    信息化背景下视觉传达在博物馆展陈中的应用

    张歌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宣传场所,通过展示陈列文物等方式,有效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充分满足近年来观赏者的审美需求,应当重视博物馆展陈设计.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视觉传达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和革新,将其应用到博物馆展陈设计中,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观赏环境,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进而提升博物馆展陈设计质量,为观赏者创造体验感强、文化氛围浓厚的展陈环境.鉴于此,结合信息化发展背景,探讨视觉传达技术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视觉传达技术博物馆展陈设计

    城市形象视觉系统的构成要素探究

    颜如玉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城市化迅猛发展,人们生活在城市中,随时可以感知城市,人所拥有的感觉也都能在城市空间中得以释放.其中,视觉作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感觉,不仅可以通过城市中具体的事物感知和获得,也可以通过城市空间、距离等因素进行把握,从而使我们形成对于城市的形象印象、情感与记忆.由于视觉功能在人们认知城市的过程中的作用重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其他人体感觉,因此从城市形象角度出发,探究视觉系统在人们认知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所体现的职能及构成其视觉系统的要素.

    城市形象视觉形象视觉系统城市形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