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研究

    蔡志华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30年代徐悲鸿引入西画技法以来,经几代人的创作积累和理论探索,现代水墨人物画蓬勃发展.2022年是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诞辰120周年,为纪念其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和春风化雨的师者心,创作系列水墨人物画作品,并在创作过程中,对现代水墨人物画的题材问题、造型问题和笔墨问题产生了新的思考.

    水墨画人物画艺术创作

    范宽《溪山行旅图》构图与意义研究

    杜雅萱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朝是中国绘画的巅峰时代,在这个巅峰时代里最巅峰的一幅画,是被誉为"宋画第一"的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一件代表作品,也是山水画学者的一件重要临本.概述范宽与《溪山行旅图》,对《溪山行旅图》的构图展开分析,并探讨范宽《溪山行旅图》的现代启示及蕴含的人生意义.

    范宽溪山行旅图构图意义

    解密《溪山行旅图》的画眼暗藏

    吴美娟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溪山行旅图》是中国山水画的一座丰碑,它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结合关于作者范宽的史料记载及画作诞生的历史文化语境,在分析《溪山行旅图》画面呈现要素的基础上,对这幅巨作的画眼暗藏进行解密,从多个角度提取瀑布所藏之字的蛛丝马迹,再回归到瀑布呈现的字形本身,最后提出不同的看法.提出《溪山行旅图》的画眼暗藏应为"天人合一".画作不仅承载了范宽对于生命的体悟,向世人呈现了有关"儒道释"文化主流的思考,还启示着每一位观画之人对"天人合一"进行更深层的思考.

    《溪山行旅图》天人合一瀑布

    八大山人大写意花鸟画章法布局研究

    张红杰王晓东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擅写意花鸟.写意花鸟画的章法是画家主观情感、审美及绘画境界的具体化,他的画中形象常夸张奇特,笔墨之凝练、意境之深远让观赏者无不为之惊叹."墨点无多泪点多",寥寥七个字说出了他对绘画、对艺术的追求.有关章法,谢赫的"六法论"中有经营位置,《历代名画记》里也提到经营位置是画之总要.分析八大山人花鸟画中独特的章法布局,结合他特殊的身世和时代背景剖析其绘画风格的形成原因.

    八大山人大写意花鸟画章法布局

    论传统文化对陈子奋白描艺术的影响

    刘明珂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画源远流长,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技法,其中,白描是中国画最基础的技法之一.白描艺术作为中国绘画体系中一个独特的板块,由古及今形成了一条深远的传统文脉,成为中国画的根基与精髓,是中国画艺术以线造型的最纯朴的表现形式.陈子奋寻流溯源,去疴除弊,承前启后,在探索和实践中深度发掘传统笔墨的趣味和活力.试从他作品中的劲健线条里,窥见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的文脉一角.

    传统文化白描艺术艺术成因陈子奋

    论苏百钧花鸟画艺术中的图真精神

    王子豪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是中国传统画论中一个重要的艺术范畴,什么是"真"、何以图真是当下花鸟画艺术发展中的热议话题.苏百钧作为当代工笔花鸟画的领军人物,其作品画风细腻,感情真挚,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图真精神为后继从艺者树立了榜样.分析苏百钧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与治学方式,探索总结其实践与理论背后的图真精神及意义.

    图真精神苏百钧花鸟画

    论埃德加·德加绘画中的真实性

    上官玉洋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埃德加·德加是法国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的绘画创作影响了19世纪之后的很多画家的创作思路,其作品又受古典主义与印象主义的双重影响.德加的作品多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分析埃德加·德加绘画中的真实性,尤其是其芭蕾舞女题材作品中的真实性,阐释绘画真实性的定义,分析德加的经历对绘画创作的影响,结合其作品画面的内容、构图、色彩等,分析芭蕾舞女题材绘画创作的真实性的变化,认为德加绘画的真实性是变化着的真实.

    埃德加·德加芭蕾舞女真实性绘画

    凡·高的艺术灵感与情感表达——以《星月夜》为例

    方子健吴茜颖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凡·高是后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同时也是美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从手执画笔到去世的短短8年间,创作了800多幅画作.如此一位巨匠,一定拥有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异于常人的创作灵感.以凡·高晚期在精神病院创作的作品《星月夜》为例,通过对其艺术风格、色彩运用和技巧的分析,揭示他作品中的独特之处.深入挖掘凡·高作品的灵感来源,包括自然元素、周边环境和自身精神层面的因素等,同时,考察凡·高个人生平和艺术创作背景,剖析其作品中情感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使观众在观看凡·高作品时,不仅被画面的色彩笔触吸引,且能从更深处去了解凡·高.

    凡·高《星月夜》情感表达浮世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画教育融合思考

    明媚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冲击的背景下,国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内容和方法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国画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发展亟待新的思路和方法.如何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画教育相融合,使之既能够保持传统魅力,又能够激发年轻一代的兴趣和热情,成为国画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课程设置、教育质量、教育方式等多个方面出发,深入探讨国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以期找到一条既符合现代教育规律,又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画教育之路.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而且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构建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画教育美术教育

    数字媒体技术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玉萍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以高校书法教学为例,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入让传统书法教学焕发活力.从多媒体展示、网络教学平台、虚拟仿真技术三个方面切入,对高校书法教学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总结遇到的挑战,并提出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策略,以提升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效果,推动实现高校书法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数字媒体技术书法课程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