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文脉发展中的价值

    张恩华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公共艺术设计的方式保留城市的文化记忆,能够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综合实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城市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在城市更新中的赋能作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基于此,探析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文脉发展的关系,结合具体案例加以说明,并试着讨论公共艺术在城市文脉发展中的设计表达方式,总结并强调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文脉发展中的价值,继而推动二者相互交融、相互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公共艺术设计城市文脉文化发展

    道明竹艺村地域特色乡村景观设计分析

    杨丝嘉石永婷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是乡村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资源,但在当下乡村更新中多存在误用情况.基于此,以颇受好评的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竹艺村的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在解读其地域特色基础上,从空间布局、建筑设计、景观艺术、铺装材料和艺术乡建五个方面,深入分析竹艺村景观更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融入景观各方面的具体方式,总结彰显道明竹艺村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设计建议,以有效指导其他乡村的建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地域特色乡村景观设计道明竹艺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榫卯结构在现代景观中的创新应用研究

    张馨予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榫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一直以来都在建筑、家具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榫卯结构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尝试从景观角度讨论榫卯结构的当代应用,通过分析榫卯结构的特点,了解其在景观设计中的价值,并从整体榫卯结构到景观建筑、部分构件到景观设施、结构连接到符号象征、与景观材料结合四个方面归纳榫卯结构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为榫卯结构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些助力.

    榫卯结构景观建筑景观设施符号材料

    寒地乡村景观季相化设计策略研究——以吉林雾凇岛为例

    贾春光王艺潼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然而寒地乡村作为我国乡村的一部分,少有学者深入探讨,因此对寒地乡村景观的特征与对应的设计策略展开研究.以吉林雾凇岛为例,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指出季相化是寒地乡村景观的重要特征.以此为依据,提出寒地乡村景观季相化设计应遵循自然生态与地域特色、季相变化与景观时序性、人文关怀与体验性、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原则,并认为具有寒地特征的乡村景观设计应采取季相化与四季景观、自然资源与文化特色设计、以农业和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策略.

    乡村振兴乡村景观季相化设计寒地景观

    森林康养小镇的景观设计探讨——以海坨山谷为例

    刘楚圆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河北张家口海坨山谷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景观设计促进森林康养小镇的发展.总结康养景观的设计特点,对海坨山谷的资源环境进行分析,提出海坨山谷康养小镇的景观实践价值,并通过海坨山谷景观的设计案例实践阐释康养景观营造要点.希望能以海坨山谷为样本,为同类项目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助力.

    森林康养景观设计海坨山谷

    现代居住区植物造景美学探究

    贾若琪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植物造景美学的创新思路,针对居住区内存在的植物类型单一、种植未重视可持续发展以及绿地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结合针对生态美学与形式美法则的探究,在考虑植物生长习性基础上,采用借助季相变化、优化植物配置、加强垂直绿化等方法使各种植物在植物造景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旨在为植物群落结构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进一步使植物的造景更加丰富、多样的同时,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植物造景美学

    特色乡村校园环境设计研究

    李欣泽徐亮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乡村振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乡村振兴必然离不开高质量的教育.因此,乡村校园作为乡村传播文化的场所,其功能性值得深入探讨.如今,乡村校园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校园环境简陋、师资力量不充分、乡村儿童心理压力较大等,实现乡村教育城市化仍有不小的压力.然而乡村独有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可以转化为特色办学理念,因此可以通过创办特色乡村校园,将地域文化融入课堂,以文化润人心.这样有助于在给予乡村儿童关怀与自信心的同时,做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儿童乡村振兴乡村校园特色办学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杨红梅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南省衡阳市某城市湿地公园的实际项目为例,对其生态景观环境设计展开分析,包括项目概况、设计原则及设计实践,希望可以为其他地区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环境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促进现代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

    湿地公园生态景观环境设计

    石窟山水画与园林空间构造研究

    胡斌斌黎娅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水画的空间构造理念,特别是"间"的意识和散点透视法,为园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哲学思考和艺术指导.通过立体空间秩序和散点复合式空间秩序等艺术手法,石窟山水画唤起观者心中对自然和宇宙的深层次感受.石窟山水画构图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包括主次分明、虚实相生的原则,以及通过水景与山景的再现、林木配置、路径与流线的设计来融合山水画元素,可创造出具有动态变化又和谐统一的园林空间.石窟山水画的空间构造为园林设计提供了独特的创意灵感和设计哲学,使园林不仅仅是自然美的再现,更是文化表达和审美追求的体现,为城市生活增添了更多层次的美感和愉悦.

    石窟山水画空间构造空间秩序园林设计哲学

    古典园林美学在老旧社区更新中的运用探究

    江汛王静宜廖婵媛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速度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是变化最明显的方面之一,环境越来越舒适,生活场景也越来越丰富.如今的景观环境,体现了过去的私家园林景观美学逐渐转变为用于人人共享的公共生活空间营造,但由于设计水平、建设水平、年久失修等因素,在社区中的景观场地变得不再具有美观性与实用性.因此,整合规划提炼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运用古典园林造景美学,再加以转化为更加实用的社区景观空间,使社区成为人人共享的多元化人居环境空间.

    老旧社区古典园林美学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