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神榜:杨戬》:解构、丝绸朋克和弑父

    李甜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神榜:杨戬》是由追光动画公司制作、继《新神榜:哪吒》后出品的"封神系列"的第二部影片.《新神榜:杨戬》在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基础之上,融入"东方赛博朋克"的美学风格,塑造出后现代性的奇幻景观.以解构传统英雄叙事的形式对"封神题材"重塑,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既源于中国古代神话又具有现代性色彩的"新神话"谱系;通过赛博朋克元素与古典东方意境的融合,呈现超现实的后现代性景观美学;通过对源文本的整合实现叙事互文和媒介传播互文.它基于数字影像技术,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形成"封神宇宙",将国潮风格与古典美学发挥到极致.

    《新神榜:杨戬》解构丝绸朋克弑父

    《芭比》:以女性的立场凝视女性

    邹艺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芭比》一上映便引发热议,芭比思考"死亡"的念头,直接戳破了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合力打造的塑料王国.这并不仅仅只是一部简单的"女性爽片",它试图直面女性困境,寻求一种完美的女性主义的表达.本文在消费主义视域下,关注女性自我存在与个人价值的追寻,以期从女性意识角度发掘女性凝视快感的重新解读.

    芭比女性意识性别叙事

    "劫收":1945年上海广播电台的接收历程

    王琪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胜利后,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开始抢占对日伪广播敌产接收的主动权.围绕这次接收,形成了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为代表的国民党中央党部、以江南区电信复归处为代表的行政院交通部、以上海市公用局为代表的上海市政府围绕上海广播电台接收工作的权力纷争.本文以历史的方法,通过梳理和还原上海广播电台的接收全过程,透视由这次接收工作彻底扭转的民国广播事业格局.

    民国广播上海广播电台战后接收

    网络环境下经典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热播现象探析

    彭湘琼潘璋敏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林外传》作为一部2006年播出的情景喜剧在当下新媒体环境下再次流行,IP的影响力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隐,这部经典电视剧展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武林外传》超前的价值观仍然能让观众产生共鸣,这一情景喜剧在近几年来的持续热播呈现出大众文化意义.从《武林外传》的长红可以得知,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还需要不断顺应社会思潮和文化语境做出新的阐释.

    情景喜剧武林外传集体怀旧

    技术颠覆与形象重塑:浅议李小龙功夫片的"破"与"立"

    王大钊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70年代初,李小龙以《唐山大兄》《精武门》等几部代表作成功地将功夫片打入国际市场,引发了全世界的功夫电影热.时至今日,李小龙早已成为功夫的化身和影响全世界的文化符号.从技术颠覆层面来讲,李小龙将自创的武术体系"截拳道"引入功夫片,在武打动作、视听语言、武学理念等方面革新了功夫片;从形象重塑层面来讲,李小龙通过角色塑造和镜头语言所呈现出来的阳刚威猛的男性气质以及不屈不挠的社会底层形象,唤醒了国内观众的民族意识,增强了观众的国族认同,同时也打破了西方人对于东方男性的刻板印象.李小龙以武术搏击和电影为媒介,沟通了中西文化,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先驱.

    李小龙功夫片截拳道男性气质国族认同

    刘薷作品

    刘薷
    封2页

    作品选

    封4页

    王紫沄、蒋琪琛、王粲夫、尹晓璐、苗国祎、马聪作品

    王紫沄蒋琪琛王粲夫尹晓璐...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