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双修"视角下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水井坊社区为例

    袁小雯李沄璋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双修"旨在改善生态功能,提升环境品质,是治理城市问题、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城市发展转型的有效手段.从四川成都锦江区水井坊社区公共空间入手,以"城市双修"为指导,分析其更新历程与现存问题,在问题与目标双重导向下提出水井坊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城市双修"公共空间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小区

    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互融共生探析——以南京市为例

    谢寒宵史浩均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作为一种人为构建的物体矗立于环境中,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多方联系.环境质量影响建筑,建筑的构造同样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如何在建筑与环境间找到平衡点,发挥二者之间协调联系的最优化效果的问题,结合实际,分析建筑与环境融合的重要性,并论述如何获得最佳融合效果的相关建议.从建筑设计构思到绿化环境特征分析,展开多方面考虑,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互融共生,为建筑与环境融合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城市建筑自然环境南京

    基于被动式理念的乡村建筑设计研究

    王静付虹见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被动式建筑作为一种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建筑形式,近年来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其核心理念在于最大化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过程,通过优化建筑设计与结构,减少能源消耗,达成节能目标.深入剖析被动式建筑的基本原理及实践案例,探讨其在乡村的进一步发展,希望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被动式建筑乡村建筑建筑设计

    南阳市绿色建筑推动"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研究

    张梦溪谢德仁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极高地位,在促进经济增长、推进新型城镇化、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彰显着重要价值.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建筑行业应朝着绿色、环保、健康和生态的方向发展,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在绿色建筑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中,应明晰"双碳"目标和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在政策扶持、技术优化、人才培育等层面,提升区域节能减排的潜力,助力"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

    南阳市绿色建筑"双碳"城市建筑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土建筑旅游规划研究

    张瑶琪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域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强调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乡土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在全域旅游的推动下,乡土建筑旅游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如何科学规划与设计乡土建筑旅游,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全域旅游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乡土建筑旅游的规划与设计思路,旨在推动乡土建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

    全域旅游乡土建筑旅游规划设计思路乡村振兴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王琦王子宝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共生理论作为一种强调系统内外不同要素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理论,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设计原则和策略,分析城市这一共生系统的各个要素,有助于发掘、理解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

    共生理论城市规划设计设计策略

    南阳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路径研究

    杨颖颖朱德乐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型城市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创新理论,旨在实现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南阳市通过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及科技创新,在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但与河南省个别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分析南阳市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现状,针对性提出相关措施,以进一步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南阳市打造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实的支撑.

    南阳市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

    生态修复理念下桥下空间设计探索——以三山高铁公园为例

    李德心马艳娟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架设施为人们的出行和运输提供了便利,但是桥下空间的利用率较低,服务功能和生态修复功能较弱.以广东佛山三山高铁公园为例,对桥下空间的利用现状展开分析,总结桥下空间在实现生态修复功能过程中可实施的路径,以推动桥下空间生态修复功能的实现.

    桥下空间生态修复公共空间

    基于参与式设计理念的城市微空间设计研究

    吴珏宋雅洁柯学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与式设计不仅能提高城市微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居民的满意度,而且能促进社会互动和人际交流.阐述城市微空间的概念及参与式设计的原则,探讨参与式设计理念在城市微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一系列微空间设计策略,优化参与式设计过程,推动城市微空间设计向更加人性化、包容化的方向发展.强调参与式设计在当前和未来城市空间规划中的重要性,助力城市微空间的设计及研究.

    参与式设计微空间环境设计

    邻里中心模式下的城市微空间改造研究——以武汉市恒大世纪广场为例

    王诗语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灰色空间、闲置地带等土地利用方面的不合理现象不断增加.需盘活城市存量空间,以精细化改造变消极空间为积极空间,激发城市空间新的价值.通过对武汉市积玉桥恒大世纪广场的实地考察,总结该地区微空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邻里中心模式特点,探析城市微空间设计改造的思路,为提升城市美好人居空间品质提供借鉴和启示.

    微空间公共空间邻里中心交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