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屏会棋图》艺术特色探究

    闫青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屏会棋图》为五代画家周文矩所著,是一幅经典的人物画,同时描绘了当朝的宫廷场景.画中,人物相貌写实逼真,个性差异显著;衣纹疏密有序,色调柔和,笔法精湛,略带枯笔,刚柔并济,独具特色.画中人物形态、表情刻画得细腻、准确,宫廷内部布置恢宏大气,细节处又透露着精巧的布局,例如榻上摆有棋盒、酒壶,旁有侍童等待召唤.整体画面营造出一种舒适的氛围,与下棋情景相互辉映,从而衬托人物的闲情逸致.《重屏会棋图》真实地反映了南唐后主的宫廷生活场景,画卷构图精妙,连续性、纵深感强,情趣丰富.将《重屏会棋图》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准确地研究其绘画布局等艺术特色.

    《重屏会棋图》人物画构图人物安排艺术特色

    摩诘得之以象外——"袁安卧雪"与"雪中芭蕉"

    申萍萍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人画始祖王维的《袁安卧雪图》虽已遗佚,却并未影响这一已经不具有实物形态的图像成为研究的焦点,其局部图像"雪中芭蕉",更是以争执不休的公案式议题形式流传至今.据二川在《<袁安卧雪图>画理抉微》中的统计,关于《袁安卧雪图》的鉴赏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认为芭蕉在"极寒之地,岂有此耶",王维的描绘是对于生活的失实,是谬误;二是相信画家是据实而写,有自然的实证,而非主观臆断;三是认为王维"重意境的象征,而不重饰绘",寓物以禅.那王维为何要画《袁安卧雪图》?这一图像背后的内涵又是什么呢?可惜自宋人沈括后,无人再提及见过此画,在北宋以来的历代画论与相关研究中,多是"以人读之""以禅读之""以文读之",可谓众说纷纭.

    王维《袁安卧雪图》雪中芭蕉

    倪瓒山水画风格小探

    童军民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风格,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应该是18世纪法国思想家和文学家德·布封说的"风格即人"一语了.在中国,与之相似并且同样广为人知的则是"文如其人""画如其人"的说法.在这个问题上,东西方都不约而同地将风格与其创作主体人紧密联系到了一起,并认为风格即人格,是创作主体思想与情感的外在流露,反映了人的精神与追求.元代山水画最为著名的代表性人物是"元四家",元以后画山水画而不受其影响的几乎没有.笔墨在他们这里具有了独立审美性,书法与绘画的结合更紧密了,并且他们还在画上题字作诗,配合画面需要而相互补充,为诗文书画合一的文人画形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倪瓒作为其中的代表,他的画简洁而单纯,成熟画风都是寥寥数笔,一个面目,一种精神,模仿不来,因为它表现了画家本人,而每个人都是唯一的.我们如果想要具有自己的绘画风格,首先关注的其实不是风格,而是认识自己,找到自我.

    倪瓒山水画风格自我经历精神

    徐渭《驴背吟诗图》研究

    符靖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画家徐渭的代表作《驴背吟诗图》,画中人物用笔简略却生动自然,背景青藤垂落增添萧瑟氛围,老翁骑驴吟诗的场景悠然惬意,展现了徐渭在人物画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和独特艺术追求.《驴背吟诗图》展现了徐渭笔下独特的骑驴文人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学及绘画中常见的驴与文人意象组合相呼应,但又有显著不同.传统上,驴子作为文人游历山水、寻找诗意的象征,广泛出现在山水画中,其形象及位置具有规律性.然而,徐渭的这幅作品摒弃了传统的山水画背景,将山水元素剥离,专注于老翁骑驴吟诗的场景,突出了人物的神态与情感,展现了其独特的人物画风格和艺术追求.

    徐渭《驴背吟诗图》灞桥风雪独人骑驴

    任伯年花鸟画构图形式的艺术性研究

    赵天琪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任伯年花鸟画的构图形式展开研究,深入探讨其独特的艺术性及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任伯年是晚清杰出的花鸟画家,其艺术创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还展现了画家在传统绘画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与探索.分析任伯年花鸟画产生的社会背景,探讨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变革和中西文化交流对其艺术创作的影响;系统梳理任伯年花鸟画的艺术特色,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其在构图、线条、色彩、笔墨等方面的独特风格;深入探讨任伯年花鸟画的三种主要构图形式,从构图与造型、构图与着色、构图与造境三个方面展开;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探讨任伯年如何在构图中实现花鸟形象的塑造,如何通过色彩的运用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如何通过构图营造独特的艺术境界;总结任伯年花鸟画构图形式的艺术价值和影响,探讨其对中国传统花鸟画发展的贡献和启示.

    任伯年花鸟画构图形式艺术风格

    齐白石人物画的发展与影响研究

    张孜影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齐白石作品中占比较少的一类,齐白石的人物画凭借兼具工笔与写意的画法,在中国20世纪人物画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齐白石的人物画中隐含了齐白石优秀艺术造型与特性的由来,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画家的花鸟画与鱼虫画,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研究价值.梳理齐白石人物画发展的早期、中期与晚期,着重说明齐白石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及其对齐白石绘画生涯与其他画作的重大影响.

    齐白石人物画影响

    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对吴冠中作品的影响

    邱俊妮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家吴冠中的作品由于受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理念的影响,形成了颇具先锋意识的艺术风格.他画面中包含的多元素、多层次的构成美感,能体现西方现代主义画派的种种痕迹.吴冠中终身致力于对绘画语言的探究,其艺术风格综合了西画与中国画的精髓,为我国现代绘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吴冠中西方绘画现代主义

    冯远人物画中的线意志探析

    余城城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冯远作为当代中国画杰出代表,其人物画中的线意志展现出独特艺术魅力与深刻文化意蕴,因此聚焦于冯远人物画的线意志,旨在阐释其在线条运用上的独特造诣及对传统与现代艺术融合的贡献.从线意志的理论基础出发,梳理冯远人物画的发展脉络,揭示其创作理念与艺术追求.通过分析冯远对传统笔墨技法的继承与创新,探讨其在现代艺术视角下的线条语言,进而解析画中所蕴含的情感表达与思想传达.冯远的线意志不仅展现线条的形式美感和视觉冲击力,更传达出深厚的人文情怀与社会哲思.其艺术实践丰富了当代中国画的表现力,并为传统艺术在现代语境中的创新提供了重要助力.

    冯远水墨人物画线意志

    印象派画家莫里索绘画中"窗"的含义

    王丽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贝尔特·莫里索作为印象派元老级画家之一登上画坛,她的作品极具女性特有的气质,感情丰富,色彩大胆,笔触灵活生动,技巧更不输给同时期的画家,是印象派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在莫里索的画作中,窗户不仅是构图的关键元素,更隐喻了深厚的意义,窗户象征着开放和连接,是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也反映了莫里索作为女艺术家的情感和生活环境.可以看到,莫里索画作中的窗户是情感与象征的交汇点,通过窗户,我们也能窥见莫里索的艺术追求和女艺术家视角下的深刻洞察.

    印象派窗户构图艺术特色莫里索

    埃及象形文字对保罗·克利晚期作品的影响

    张喆舜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罗·克利的艺术创作风格因其丰富的人生经验而持续演变,他在各个时代的作品都展现出与上一时期不同的风貌.克利擅长细致地观察宇宙中的微观元素,探究自然的形态,将个人的思考和旅行体验融入画作中,这种特点在他晚期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1928年前往埃及后,克利从埃及象形文字中获得了对人生和艺术创作的全新感悟,并在其创作中结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与具有表现力的现代艺术风格.

    埃及象形文字保罗·克利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