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与重构研究——以茶山南社明清古村落为例

    叶秀华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及重构研究工作至关重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对传统村落空间进行更新和改进之外,更重要的是基于传统村落实现文化空间保护与重构,在促进传统村落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在研究过程中,以广东东莞茶山南社明清古村落为例,探讨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与重构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空间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东莞传统村落文化空间茶山南社

    乡土"共同观念"对武陵山民族村落的保护探析

    罗雨舟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耕时期,武陵山少数民族村民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关于生产、生活的"共同观念",这些"共同观念"成为村民日常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维系了该区域农耕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共生,对传统村落及乡土文化保护传承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多元文化冲击下,村民的"共同观念"日益淡薄,对武陵山民族村落的保护及文化传承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研究如何将农耕社会村民内化于心并自觉遵守的"共同观念"进行重构,对该区域传统民族村落及文化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共同观念"武陵山传统民族村落

    城市更新视角下城中村改造方式探析

    王一琛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城中村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中村的存在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面对我国城中村改造的普遍现状及问题,从城市更新的视角探讨相应的解决方式,分析政府主导、市场主导、村集体主导、社会主导模式等城中村改造方式,为城中村的改造提供思路.

    城市更新城中村城市化改造方式

    城市更新背景下景观资源台账的工作路径——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

    蔡扬刘美彤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从城市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的视角,探讨城市景观资源的梳理与运用.通过对越秀区城市景观资源的全面梳理,建立相应的资源台账,并分析这些资源的客观属性和潜在价值.同时,结合越秀区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实践,运用台账提出改造策略和项目清单,为越秀区的城市景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特色.结果表明,城市景观资源台账的梳理与运用在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中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促进城市存量空间的发展提质.

    城市景观资源台账城市特色格局越秀区

    基于嵌入理念的双老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宋海娜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口老龄化和城市进程存量社会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具有社区居民老化和城市基础设施老化的双重特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加快旧城旧区更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不采用大拆大建的方式下保障社区养老功能.嵌入作为一种更新手段,可以实现社区更新和缓解养老难题.基于嵌入理念,从嵌入要素、功能、布局和氛围四方面提出双老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以期为双老社区的公共空间更新提供理论指导,使其建筑空间获得重生,促进居民生活活化,同时推动城市更新,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

    嵌入理念双老社区公共空间社区更新

    社区博物馆优化及老旧小区适老化更新策略

    杨浩然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在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问题逐渐凸显.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成为现阶段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适老化设计提出了新的优化需求,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目前,城中老旧小区老年人占比远远大于年轻人,老旧小区环境、设施条件较差.针对老旧小区进行适老化的更新,成为新的挑战.同时,社区博物馆作为社区公共文化空间,针对老年人增多的情况,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适老化设计.因此,基于优化社区博物馆设计与老旧小区适老化更新的意义,重点分析社区博物馆优化及老旧小区适老化更新的策略,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社区博物馆老旧小区适老化优化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老城街道优化研究——以澳门十月初五日街为例

    邓如井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缓解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交通压力,老城街道优化往往更注重如何满足通行需求,从而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以澳门十月初五日街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及田野调查,针对当下街道优化中缺失的对场域环境的认知,基于环境心理学探讨街道优化方案,强调街道优化设计中人性关怀的融入、具身认知理论的运用,以期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人性化老城街道优化十月初五日街

    服务设计思维下的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

    刘芯嘉卢运欣欧操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部分乡村仍然存在环境有待改善、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功能不完全等不足,但大多数老年人习惯住在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不肯随子女外出,因此有必要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适老化改造设计,完善配套设施,为乡村留守老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强调服务设计思维的核心原则,通过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分析乡村地区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进一步探讨服务设计思维下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的改造策略.

    服务设计适老化乡村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非遗文化融入公共空间设计的策略探究——以大运河沧州段为例

    吕宁孔德奎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运河沧州段为研究对象,从公共空间的角度,探讨非遗文化资源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分析非遗文化资源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维护三方面提出非遗文化资源与公共空间的融合策略,并结合设计案例,展示非遗文化资源与公共空间融合的实践效果,希冀探索出一条非遗文化活态传承与公共空间艺术双向赋能的场景设计有效路径.

    大运河沧州段非遗文化公共空间

    数字场景营造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中的应用

    华尹李源枫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场景营造逐渐成为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数字场景营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着重分析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特征、数字场景营造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塑造的价值、数字场景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中的构建类型及其案例,以充分挖掘数字场景营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数字场景营造数字技术公众需求公共空间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