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传统美术师徒制对现代职业美术教育的启示

    陈雪清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的画家通过家学式、拜师学艺等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现代职业美术教育中的学徒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分析传统美术教育中的师徒传承模式,探讨其对现代职业美术教育中学徒制的启示,并通过结合传统艺术技法与现代学徒制,提出创新发展路径,旨在为现代职业美术教育提供实践指导,推动中国传统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美术教育师徒传承现代学徒制文化传承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美术专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优化

    龚建光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作为培育高水平技术与技能人才的核心基地,其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能否实现有效融合.基于此,探讨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使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通过精心设计与实施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旨在确保能持续地向社会输送一批既具备创新思维又拥有扎实实践技能的美术专业人才,为艺术与设计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创造力.

    高职院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

    美术教育在当代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与实践策略

    黄双喜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术教育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具有重大意义.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水平.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此外,美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心理健康,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抒发内心情绪.在实践策略方面,应加强美术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结合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注重培养专业的美术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艺术素养;开展多样化的美术活动,如美术展览、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利用美术馆、博物馆等资源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美术教育当代教育体系美术素养

    师范类美术学专业油画课程高效化教学探索

    丁君君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油画教学为切入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实现师范类美术学专业油画课程的高效化教学,创建油画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以平面化教学为例,提出师范类美术学专业油画课程高效化教学的实践方案,以激发相关教育者对当代油画教学前进路线的思考.

    师范类美术学专业油画教学高效课堂

    "写意画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汪瀚之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如何将教育和科技融合,培养高质量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探究"写意画基础"课程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教学痛点和基础的学情分析,结合课程培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探索线上"四库"筑基、线下"三体二练"提高的双线融合的教学模式,期望解决一直困扰写意画教学的"基础差,目标高""课时少,功夫难""认识浅,内涵深"的相关问题.

    混合式教学中国画教学创新教学改革

    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张军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化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备受关注.如今,部分高校美术教育局限于理论授课,缺乏实践教育,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基于此,针对核心素养理念下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整理总结五种改进策略:搭建教学资源数据库,改进教育观念,重视创新教育,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期望促进高校合理统筹美术教育中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美术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

    核心素养高校美术教育创新能力创造思维

    民间美术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研究

    刘大琳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间美术历经数千年文化历史积淀,得以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流转遗存,为中国画创作注入了新的灵感和活力.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民间美术、中国画的交互影响进行探索,充分厘清二者的联系,探寻民间美术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旨在充分将民间美术的智慧融入中国画创作中,促进中国画创作的可持续发展.

    民间美术中国画美术形态

    版画艺术中的审美探微——以绘画之"拙"为视角

    郭梦浩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版画艺术为研究对象,探讨绘画中的朴素美学价值,即"拙"的特质."拙"与"美"代表了绘画艺术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倾向."拙"体现为作品的朴素、粗糙与自然,强调质朴和真实性,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审美体验.通过分析版画的绘画形式和不同画家的作品,深入探讨"拙"在绘画艺术中的表现手法、技巧以及审美理念,阐述版画如何展现其独特的朴素美感.这种拙朴之美蕴含着艺术家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为观者提供了宁静而纯粹的审美体验.

    版画艺术"拙"朴素美

    简经纶甲骨文篆刻创作分析

    霍祎萌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经纶甲骨文篆刻创作是篆刻艺术中较为独特的一种类型.简经纶作为甲骨文入印的领先人物,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以甲骨文为篆刻入印文字,虽然已经有百年左右的历史,但是与其他入印文字相比,时间还很短,它无法像古玺、汉印那样留有大量的传世品供人观摩、借鉴.因此,甲骨文印坛需要更多的后继者去探索,去耕耘,迫切需要更多人去关心和支持.以简经纶甲骨文篆刻创作风格为主要研究内容,讨论简经纶甲骨文入印的理念,深入研究简经纶甲骨文入印的每个细节,体会与领悟简经纶甲骨文入印的方式与甲骨文印化的手段.

    甲骨文简经纶篆刻甲骨文入印

    书法中拙朴审美观的形态及意义延伸

    颜兰华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字从象形走向抽象的过程中,其呈现的拙朴美尤为特殊,因此就拙朴这一审美观下的书法形态和意义展开论述.由拙朴的外在艺术形态延伸到其内在笔墨的审美意义,从书作的一体多面探究其审美背后的实质,意在触及这一传统艺术从哲学思想到审美的本质和外延,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探索拙朴书学思想及其在书法创作实践中的方向.

    拙朴审美观书法艺术审美延伸笔墨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