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灯光设计营造商业空间氛围的路径探析

    任心意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商业空间中,灯光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但能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能够通过对光线的切换与调节,营造独特氛围,进而提升空间吸引力.精心的照明规划,不仅能够帮助商业空间提升品位,提高顾客的消费满意度,还能有效推动商业项目的经济效益增长.基于此,就如何通过灯光设计营造商业空间氛围展开分析,以此来助力提升商业空间的质量.

    灯光设计商业空间氛围营造

    河南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李晓靖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河南省建立文化强省的必然途径.当前,河南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跨界融合等途径,实现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成绩尤为显著.然而在融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文旅产业融合深度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强、科技赋能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为打破文旅融合瓶颈,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从升级文旅融合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强化科技赋能、构筑文旅专业人才培养及引进体系四方面实现河南省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

    河南省文旅融合文化强省产业升级

    生态地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升级实践探索

    马诗梦杨晓楷盛鸣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国绿色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制度体系建设得到全面推动,基于生态文明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同时,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在此背景下,以东部华侨城这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例,提出了在生态地区的旅游规划理念与手法,既可以保障生态保护的底线,又能创新性地进行产品升级.

    旅游规划生态地区旅游度假区东部华侨城

    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苏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探析

    薛跃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秀丽的风光、休闲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民俗文化对城市居民展现出极大的吸引力,各地纷纷掀起了乡村旅游的热潮,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中也衍生了一系列问题,阻碍了乡村旅游发展的脚步.以江苏为例,对江苏乡村旅游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江苏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乡村振兴江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大数据技术在城市旅游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廖思维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城市旅游管理迎来了新的变革.在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的眼中,每一个景点、每条街道都是可以分析的数据点,它们共同编织着城市的旅游网络.人们通过网络平台轻松规划旅程,提前预订酒店和门票,享受个性化服务,而这一切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强大支撑.城市旅游部门通过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建立一个全面的旅游信息数据库,不仅为游客提供便利,也为城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这些数据帮助管理者了解游客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推动整个城市旅游业的创新与升级.

    大数据城市旅游管理技术应用

    基于地域文化的悬挂式单轨站房形态设计研究——以武汉光谷空轨旅游线为例

    周笑冬周彤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新兴模式,其站房建筑设计不仅承载着交通功能,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武汉光谷空轨旅游线作为国内首条商业运营的悬挂式单轨线路,不仅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了突破,而且在站房设计上展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武汉光谷空轨站房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光谷空轨站房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背景和技术特点,归纳提出地域文化在现代交通站房设计中的设计表达原则和策略,以助力基于地域文化的悬挂式单轨站房设计.

    悬挂式单轨站房设计地域文化

    巴蜀文化融入公园城市美学的活态化路径研究——以劼人公园为例

    黎臻冯琪琪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园城市的建设一方面离不开地域文化的深厚基础,以及以此为基础开掘出的社会美育价值;另一方面,常以当地名人文化为载体,标示具有鲜明名人特色的公共服务空间,展示名人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基于巴蜀文化、李劼人名人文化、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三方面的联结,深入地探讨成都公园城市发展的路径.

    名人IP公园城市巴蜀文化劼人公园

    城市文脉视角下公园景观的民族符号应用研究

    邵捷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文脉是城市特色的核心与灵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公园景观设计面临文化元素滥用、地域文化特色隐微、情感共鸣不足及功能布局单一等问题.现代公园景观设计应尊重地域特色,融合现代审美,注重生态可持续性,强化公众参与.以内蒙古民族符号为例,探讨其作为文化载体在现代公园景观中的创新应用路径,包括深入挖掘与精准提炼民族符号、抽象化处理与创意性重构、情境营造与文化叙事、强调现代科技手段以及建立持续评估机制.

    城市文脉民族符号现代公园景观地域特色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潭蓬运河遗产保护研究

    黄显玥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潭蓬运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海上古运河,运河南壁有摩崖石刻"咸通九年三月十三日下手",表明建造时间为唐代晚期.南宋文献称其为"天威遥",明清文献中多称"天威径""天威泾".潭蓬运河沟通了防城港蓬莱湾和珍珠港万松湾,是古代中国连接岭南地区与东南亚诸国的交通动脉,在实现北部湾海上航线舟楫安行、维护西部沿海与沿边地区繁荣稳定、扩大我国陆地和海洋的领域范围、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往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运河申遗的背景,从文化线路的视角出发,进一步挖掘潭蓬运河的遗产价值和需保护的内容,希望能推动西南边疆运河遗产研究向纵深发展.

    潭蓬运河文化线路整体保护文化遗产

    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下无锡运河东路段设计策略

    纪赫男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锡积极地投身于古运河相关的建设项目及文化推广,并进一步加强了对古运河环境资源的保护,但部分核心临河地块价值未得到有效体现,部分优质地块未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选取无锡运河东路段9.5公里范围内的工业遗址区作为优化区域,结合地块规划设计图,针对周边市井形态建筑,通过组团式规划、建筑优化、景观道路规划、植物定义分布等提出设计优化路径,通过图解方式对运河之眼核心休闲广场、印染文化主题文创园、市井创意商业街区等地标设计路径和方法开展研究.

    大运河文化带城市规划文化关联工业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