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说阴澍雨

    聂松
    1-5页

    傅山"四宁四毋"审美思想之概念辨析

    郭楚开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傅山《作字示儿孙》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足以回临池既倒之狂澜矣."这一主张被后人总结为"四宁四毋"审美思想,在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拟对傅山"四宁四毋"概念进行阐释,并讨论该概念的意义.

    傅山"四宁四毋"审美思想

    明清时期花鸟画中芭蕉题材的图像学分析

    张晓佳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芭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花鸟画中常见的题材之一.明清时期花鸟画中的芭蕉题材,是对明清之前成果的复兴和延续,在构图、笔墨、色彩、造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画家通过对芭蕉的描绘,表达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通过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明清时期花鸟画中芭蕉题材进行分析,并对芭蕉题材花鸟画的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芭蕉题材在明清时期花鸟画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

    明清时期花鸟画芭蕉题材图像学

    董其昌文人画的禅宗美学思想与南北宗论艺术理念

    朱勤炎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文人画家,他的山水画在我国书画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首先阐述董其昌文人画禅宗美学思想的产生,了解该思想形成的背景;其次基于董其昌的代表作品,分析禅宗思想的妙悟性、境界的空灵性以及形式的简淡性,论证董其昌对禅宗的感悟颇深;最后探析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的具体原因及艺术理念.董其昌将带有丰富禅宗理论的绘画主张凝聚起来,总结南北二宗文人绘画的特点,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董其昌文人画禅宗美学思想南北宗论

    肖像画功能的重构——《明人十二肖像册》构图考辨

    连中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人十二肖像册》在中国的肖像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有着独特的构图形式,即统一且饱满的正面头像,这在传统肖像画中罕见.对《明人十二肖像册》的这一特点展开探讨,并从明代肖像册页的标准形式及明代的衣冠服饰制度出发,得出《明人十二肖像册》被裁剪过的结论.此外,从故宫南薰殿所藏帝王肖像重裱的历史及《明人十二肖像册》的题识中,对《明人十二肖像册》被裁剪的原因进行初探:这是肖像画在流转收藏的过程中,其功能被重构的结果.

    《明人十二肖像册》构图肖像画

    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与哲学思考

    门庭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水墨画在我国传统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自身代表着我国传统绘画门类之一,同时相应的绘画技术包含各种类型的哲学思考内容,也包含一定的意境表达.从中国水墨画的发展背景入手,阐述中国水墨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进而对中国水墨画中的意境及相应的哲学内容展开详细探讨,深入了解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哲学智慧,以期推动我国水墨画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水墨画意境哲学思想

    笔墨之色——当代绘画隐显中的万象

    蔡心澄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思想,笔墨在画中形成了独立的审美.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绘画艺术发展到近现代发生了重大变革,当代艺术家对于笔墨的认识有了不一样的视角,笔墨之外的界定也随之不断革新.在当代绘画中,抽象化、概念化的理念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艺术家已经将概括的笔墨形式所表现的具体事物转变为更加抽象的范畴,使笔墨语言更具当代性,而笔墨之外的理念从古有之,延续至今并革新出一些新的理念.从笔墨的本质入手,阐述笔法、墨章的发展及重要性,然后分析笔墨之外空的意境,继而探究当代绘画中的笔墨形式与中国精神的体现,期望我国传统美学的特质与世界艺术产生共鸣,并屹立于当代艺术之巅.

    空白笔法墨章东方精神

    树法中的繁简之道——以《葛稚川移居图》和《桃源仙境图》为例

    范高萁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树作为山水画中的一个符号形式,对山水画的构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画树在山水画中占有重要地位.《葛稚川移居图》和《桃源仙境图》分别是王蒙和仇英的代表作品,通过分析两幅作品中树法的形式表达与繁简之法,探索作者在表达中的形式逻辑与主观意趣.

    似繁而简《葛稚川移居图》简中窥繁《桃源仙境图》

    分析表现主义画家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于淼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绘画艺术发生了重大变革,涌现了大量现代绘画流派,改变了欧洲美术史的发展方向.表现主义作为其中的重要流派,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结合表现主义的基本概念,分析情感表达在该流派画家创作中的重要性,并从画面主体、构成、造型、色彩、线条五个方面,分析画家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以便正确理解表现主义画作的内容.

    表现主义画家创作情感表达

    地域性视角下水彩风景画的比较研究——以黑龙江和湖南为例

    谢佳璐张军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性是影响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南北方地域差异明显,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水彩风景画会因气候、地形、文化等因素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湖南和黑龙江分别位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在水彩风景画艺术创作方面都是大省,风格各异,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以黑龙江和湖南的水彩风景画为研究对象,探讨地域因素对水彩风景画创作的影响,强调地域性特征在艺术创作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水彩风景画黑龙江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