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
美与时代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以“创意”为标识,以设计美学为特色,设立:创意信息、观察思考、理念探索、形象品牌、造型创意、服饰设计、环境艺术、建筑装潢、设计教育等栏目,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最新动态,探讨前沿理论,发表研究成果,是设计院校师生、专家、学者和设计师交流的平台,也是当代公民提高审美意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逐本溯源——基于"活态传承"理念的传统村落微更新改造设计

    翁昕源陈安乔施并塑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承载着古城千年的兴衰更迭,是地域物质资源与历史文化的聚集地.传统村落的微更新改造是动态地保护历史遗产,隶属典型的活态遗产范围.以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为研究对象,将活态传承的保护与微更新理念引入侯官村改造中,打破乡村自身空间局限,动态保护传统村落.针对传统村落历史文脉环境进行微更新的研究,通过小范围改造和修复,活化传统村落环境风貌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促进人、文、地、产、景的多维度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传统村落活态传承微更新侯官村

    老龄化背景下南宁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

    谢津孔令娟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老旧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在适老化方面存在较大缺失,难以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对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进行研究是极为必要的.将适老化设计引入广西南宁市典型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中,提出打造丰富的公共空间结构、公共设施适老化、构建绿色安全的交通网络、打造绿色生态的景观空间等适老化设计策略.

    老龄化老旧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

    开放街区理念在老旧街区中的实践与应用

    吴昊天彭嵘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内老旧街区在城市交通、公共空间、服务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开放街区理念在其中的实践与应用.分析开放街区理念下的典型案例,即巴黎马塞纳新区的开放街区实践,提出街区制模式在中国老旧街区重构中的应用,即"小区开放,组团封闭"模式及商业综合体模式,并对街区制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老旧街区的更新提供理论和应用助力.

    开放街区街区制模式老旧街区更新城市交通公共空间优化服务设施改进

    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景观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以珠海市香洲埠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孙旭东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更新作为老旧街区建设的有效途径,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以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香洲埠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街区的地理位置、街道肌理、历史遗存建筑、人口结构、居民建筑,并总结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明确公共空间景观可持续更新内容和香洲埠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从存量空间、景观特色、绿化设计、基础设施、历史建筑修缮、公共卫生六个方面提出香洲埠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策略,以更好地促进街区景观提升工作的开展.

    城市更新可持续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景观改造

    情感化设计理念下历史风貌区景观优化研究——以福州烟台山为例

    郑芝琳林榕叶应迪陈顺和...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态呈逐渐多元化趋势,人们在旅游时不仅仅追求单纯的娱乐,更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情感的体会.历史风貌区作为一个地区的历史遗迹,不仅能给予游客感官体验,还能让游客得到情感上、思维上的收获.烟台山历史风貌区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是福州近代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如今,人们的需求逐渐发生变化,情感化设计成为历史风貌区景观优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根据三层次结构分析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提出建立感官体验、营造行为交互、构建情感反思的优化策略,探索历史文化风貌区景观情感化的方法,为实现历史风貌区的活态化提供新思路,从而促进人、文化和历史三者的可持续发展.

    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情感化设计

    空间句法在生活性街道适老化设计中的应用——以宜宾市滨江路为例

    刘玥马辉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四川省宜宾市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宜宾市滨江路生活性街道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又因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所以老年群体对滨江路生活街道的适老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适老化改造多集中于老旧小区,街道的适老化并未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滨江路在适老性上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对滨江路生活街道的适老改造进行探讨.适老改造不能仅凭直觉这一主观因素,还应考虑客观因素.空间句法理论能从定量的角度反映空间使用关系与空间结构状况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空间句法参数的分析,从多个层面深入探讨生活性街道的适老化设计,以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及其对生活性街道空间的感受.

    空间句法生活性街道适老化设计

    城市更新视角下旧工业锅炉房适老化改造研究

    张娟子彭术娟王志杰逄焕宇...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推进,一些废弃的工业锅炉房未被有效利用,导致城市土地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限制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空间,无法发挥其潜在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这不仅阻碍了城市更新和重建的进程,也影响了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从适老化改造理念出发,研究在城市更新角度下辽宁省鞍山城区的改造模式,探究废旧工业锅炉房与适老化改造的结合模式、研究方法及应用.

    城市更新废旧锅炉房适老化改造

    城市更新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径探索——以多规联动为目标

    韩飞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进入了"存量时代",小规模的扩张和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成为当前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城市更新从单个改造项目融入规划体系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挑战.通过对各地城市更新总体规划的研究和株洲市城市更新总体规划的实践,摸索能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产生互动的城市更新规划编制的底层逻辑和方式方法,以期为后续城市更新编制提供思路.

    城市更新总体规划技术路径多规联动

    基于传统文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

    杨震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同时,人们对于工作、生活所需的空间环境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是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所需的公共使用空间,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其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成为人们在新时代追求幸福生活和高质量生活的载体,同时也是吸收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文化载体,更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点.为了改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效果,加大对城市文化的建设,深入分析传统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结合,希望能够加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将传统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居民提高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审美能力.

    传统文化元素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

    中小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形式研究

    毕砚红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街道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小城市而言,街道景观设计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小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设计理念、方法和实际案例,探讨了中小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多样性、可游性和艺术性等特点,以期为中小城市的街道景观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中小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