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下旬刊)
美与时代(下旬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下旬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以美学、美育、文学艺术研究为主要内容,设立美学学人、美学论坛、审美随笔、审美视点、绘画美学、音乐美学、文学与传播、美育园地等栏目。所发论文全部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发布,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及编入专题索引。是美学家、美学研究者、文艺工作者、师生发表成果、交流学术的共同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酒神精神"体认杨大鲁《鼓汉图》中的美学意蕴

    周思敏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艺术家的人生遇到巨大挫折或是所处社会遭遇重大变革时,根植于人们心底的"酒神精神"会怦然涌现,并且深刻地影响其艺术创作.中国革命战争期间,尼采的"酒神精神"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影响了大批文坛巨擘,在中西文化碰撞中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红色革命精神.通过"酒神精神"对杨大鲁《鼓汉图》进行阐释,并对酒神精神在中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酒神精神与红色革命精神的区别与联系,准确把握其美学意蕴.剖析《鼓汉图》,挖掘作品中所蕴藏的旺盛生命原力,刚毅、顽强的意志,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团结一致的集体精神,使之得以记录与传承,用以鼓舞任何时代遭遇人生苦难的人民.

    杨大鲁酒神精神鼓汉图美学意蕴

    当代油画题材中儿童形象风格解析

    王欣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画在中国历经百年发展,随着当前信息时代的不断更新变化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画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元素表达,尝试通过儿童形象作为突破口去进行表现隐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之下的社会问题,表现自己的生存状态.在多元化表现形式和不同审美风格下的作品中,儿童形象所承担的不同绘画情感表现,体现了画家对社会不同层面多维度问题的关注,也反映了当代油画中艺术家们不同的人格理想、社会理想与情感追求.

    儿童形象当代油画精神家园本质回归

    论《女史箴图》中的"文-图"关系

    王彦颖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传统人物故事画中,图像与文字是构成画面的两个重要元素.如何在一幅画中做到文字与图像的"和睦融洽"是历代美术家、品评家不断探讨的话题.《女史箴图》以西晋张华的《女史箴》为底本进行创作,最早是由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同时,《女史箴图》也是我国人物绘画史早期的杰出代表之一,其传神细腻的绘画风格对后世人物画的创作影响颇深,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顾恺之的原作已然失佚,现存的两本均为摹本,一本是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唐摹本;另一本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的宋摹本.因大英博物馆的唐摹本之笔墨神韵与顾恺之原作最为相似,故以《女史箴图》为研究对象,进而探析其对《女史箴》文本的再现与超越.

    女史箴图文本图像关系

    沈颢《画麈》绘画思想析探

    蒋纪玲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人沈颢,精书善画,其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法之外,又有一绘画理论著作《画麈》.此书中文章可谓短小精悍,不仅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了南北宗论,使得南北分宗之基础更为完善,还运用绘画中笔墨、位置等具体方法来分析怎样传画作之神.另外,对于题跋问题,沈颢是最早的研究者,甚至提出"一幅中有天然候款处,失之则伤局",一语道出题跋对于画面的重要性.沈颢《画麈》绘画思想研究将主要从南北宗论、传神论及题跋三个方面论述,一窥沈颢《画麈》的重要绘画思想精髓.

    沈颢画麈南北宗论传神题跋

    《小山画谱》的写生观对当代花鸟画学习的意义

    马小贝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写生是画家进行创作的必要准备阶段,也是画家创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写生的观念贯穿在中国画的发展始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备受画家重视.邹一桂的《小山画谱》是一部花鸟画专著,书中对于花鸟画的写生持严谨的态度,并给出细致的指导,引导学画者建立正确的写生观,在训练中国画基本功的同时,加深学画者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理解.

    邹一桂小山画谱花鸟画写生

    美术的空间: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壁画的空间美学研究

    蔺萍萍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高窟被誉为中国"四大石窟"之首,其中第285窟更是其早期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石窟四壁在绘制的过程中有先后的差别,题材上也有所不同,绘画技法与风格也在多重文化相互融合下呈现出兼容并包、和谐统一的特点.第285窟的每一壁在利用前期壁画的基础上都做到了空间构图上的井然有序与独特表现、色彩分布上的独具特色又不失统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完美体现.

    莫高窟第285窟空间构图色彩

    论《酉阳杂俎》中的叙述空白

    杭心仪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酉阳杂俎》虽为博物类笔记小说,但其诸多篇目叙事完备且极富技巧性,对后世小说叙事具有美学意义上的影响.该书中叙事价值最高的当以篇幅较长的"诺皋"与"支诺皋"卷为首,其中省略、隐含且与情节息息相关的叙述空白,以及那些未被呈现的情节与隐含的信息,增添了作品的可读性与文学价值,也为小说的整体叙事添了彩,具有研究价值.

    酉阳杂俎叙述空白存在原因意义

    《乐章集》中柳词注释商酌举凡

    范颖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词人柳永及其作品历来是研究热点,《乐章集》广为流传.围绕着《乐章集》柳词的文本以及注释进行探究,以薛瑞生先生的《乐章集校注》和中国书店出版的《柳永词新辑释评》两个本子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来探讨二者文本、注释中的不同之处,从而进一步深入研究,力求给出合理的判断,为后来的读者阅读提供便利.对于某些方面的质疑,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柳永乐章集注释辨误

    论叶广芩儿童小说的童年叙事

    曹慧楠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广芩先生创作的"耗子丫丫三部曲"——《耗子大爷起晚了》《花猫三丫上房了》《土狗老黑闯祸了》,围绕着"耗子丫丫"自由快乐、丰富多彩的童年生命体验进行童年叙事,其艺术表现主要体现为充满"京味儿"的儿童叙述语言、丰富多样的插图和充满愉悦感的双重身份叙事三方面.此外,作品的叙事核心指向儿童心灵世界,并呈现出地域性、童趣性、现实性的审美特征.作者童年叙事背后蕴藏着以自由、快乐与爱为童年底色的儿童观.

    叶广芩儿童小说童年叙事儿童观

    论毕淑敏《女心理师》中的女性意识

    凌娟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3年毕淑敏心理学博士结业后,写下了心理励志小说《女心理师》,基于更加成熟的女性视角,对女性意识进行更深的思考.《女心理师》主人公贺顿作为底层女性的事业奋斗史和自我救赎之路,展现出当代独立女性的生存样貌和精神世界.贺顿所代表的事业型女性,在性别主体建构中对男权主导社会的反叛、在婚恋关系中对男女平等地位的坚守,以及在职业场域中对男性生命关怀的实践,形成了对传统依附型女性形象的反叛,呈现出女性的性别意识、平等意识、主体意识的觉醒.《女心理师》中女性成为担当的现象,揭示出毕淑敏对于中国当今社会下女性意识发展现状的思考.

    女心理师女性意识性别主体婚恋关系职业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