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下旬刊)
美与时代(下旬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下旬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以美学、美育、文学艺术研究为主要内容,设立美学学人、美学论坛、审美随笔、审美视点、绘画美学、音乐美学、文学与传播、美育园地等栏目。所发论文全部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发布,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及编入专题索引。是美学家、美学研究者、文艺工作者、师生发表成果、交流学术的共同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吃播短视频中的形象与人设

    胡莹莹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吃播短视频是数字化市场经济的产物.凭借着短视频平台的媒介优势,美食乡村吃播视频同时具备审美、社交和商业等诸多功能.乡村吃播视频中除了呈现食物,还表现了视频生产者的日常生活.乡村吃播视频塑造了世外桃源和脏乱破败两种的乡村形象,但是两者都是乡村形象的他者化.视频中为了吸引受众,对于身体美学的表征,既有审美的一面,又有为了猎奇和夸张,堕入审丑的潜在危险.乡村吃播短视频中核心人物有特定的人设,风格的复杂性与商业性之间存在特殊关系,人物的自觉符号化使其自身也成为了商业化的符号.乡村吃播短视频固然有其审美价值的一面,但是也难以摆脱其消费性的本质.针对生产者与接受者,只有意识到乡村吃播短视频是欲望和想象的商品化,提高审美趣味,才能改善该领域良莠不齐的现状.

    乡村吃播短视频乡村形象身体美学人设风格

    基于新媒体短视频的"视觉素养"重塑

    苏珊珊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视频的快速崛起掀起了一场影像变革的浪潮.新媒体短视频成为极具魅力的全球性语言,大众不仅是消费者,同时也成为制作者."视觉素养"基于新媒体语境下得以重塑,掌握动态影像视觉素养则意味着掌握更为专业镜头语言运用能力和影像叙述能力,这也成为高素养视觉媒体写作者的关键.当下时代的核心影响力集中在思想传播,如何运用媒介为载体来表达想法.在未来,绝大部分信息将通过视频获取趋势下,可以说,在未来掌握新型的"视觉素养"越来越多的人意味着掌将握视觉媒体和这个变革的时代.

    新媒体短视频视觉素养叙事力目标受众

    绘本《月亮先生》的图像叙事和象征手法

    郑婷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国艺术家汤米·温格尔的《月亮先生》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的方式呈现.通过探究《月亮先生》中的图像叙事模式,画面视觉呈现,故事内容指代,以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为原理,思考这部作品是怎么用图像进行叙事,探讨作者是如何在作品中加入象征的手法影射"边缘人",从而让人产生社会性思考.单图和多图的叙事方式是由图像和语言共同组成的,这体现了叙事情境的时空变化.故事的叙事以绘本为媒介,图像为视觉形式,借助画面中元素的象征手法,进一步加强了《月亮先生》图像叙事的功能以及背后所指代的"边缘人"的深思.

    月亮先生汤米·温格尔图像叙事象征手法

    "双减"背景下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的思考

    张俊丽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不是学生作业的减量问题,而是系统化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工程,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新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跨学科作业的构想在于打破知识之间的壁垒,力图建构知识的系统化,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跨学科作业的基础与传统教育理念的本质差别,在于建构"学生中心"思想,使学生的学习变成自我丰富发展的需要."成果导向教学理念"倡导"逆向设计".语文学习的成果目标的内涵就是"核心素养的内涵",而"跨学科作业"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抓手,在每一单元学习中运用"发散思维"视野的广度和宽度,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设置跨学科作业,建构"文化自信"形成健康正确的审美创造能力.

    双减发散性思维高年级语文跨学科作业

    室内乐演奏中大提琴与中国民族乐器的合作艺术

    李鑫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低音弓弦乐器的大提琴,以其低沉、优柔、浑厚、安静、儒雅、大方、独特的音乐色彩,不仅是乐队演奏的"基石",对于乐曲情绪的烘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大提琴的发展从最早的乐队中独立出来,走向独奏、重奏、协奏以及室内乐等艺术形式,并延展开来.20世纪以来,通过音乐家、演奏家们的实践探索,积极突破大提琴西洋化的演奏技法,结合中国传统音乐、中国民族器乐及其演奏技法,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风格韵味和审美意趣的艺术形式.基于室内乐演奏这一形式,探究在现代多元化的艺术演奏形式中,如何加强大提琴与中国民族乐器的合作与创新.

    室内乐大提琴中国民族乐器合作

    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及实现途径探究

    徐青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也因其审美本质使得音乐教育成为实施审美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音乐审美教育以音乐为载体,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活动,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培养受教育者丰富的情感、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思维等.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角度并借助教育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对音乐审美教育中音乐的本质属性、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音乐审美教育作用的实现途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只有遵循音乐审美教育中各种音乐活动的美学原理和实践原则,运用审美规律来进行音乐教育,才能真正实现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音乐审美审美教育

    "骨法用笔":创造"有意味的形式"

    李婕妤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法用笔"作为一种绘画手法、一种塑造人物造型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其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通过"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艺术理论来分析"骨法用笔",从"骨法用笔"的含义、以及"骨法用笔"如何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入手,研究完成造型过程中简化、构图、线条、色彩、情感之间的关系,以及"气韵生动"和"终极现实"之间的关系,对"骨法用笔"做出一种全新的诠释.

    骨法用笔有意味的形式造型本质追求

    林泉之志与君亲之心——《林泉高致》对山水画地位的维护

    靳萌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水画是我国古代绘画的常见题材.许多古代画论都将山水画放置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在此基础上,山水画论体系逐渐完善成熟起来.其中,郭熙的《林泉高致》对山水画地位加以维护的论述在山水画发展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郭熙以他丰富的绘画经验和创新独到的艺术见解,使《林泉高致》确立了山水画在中国画论史上的经典地位,成为后人绘画技法的理论源泉,并得以将中国绘画艺术精神薪火相传.

    山水画林泉之志君亲之心林泉高致

    数字艺术与虚拟影像策略——评"曹斐:时代舞台"UCCA展览

    宋蒙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女艺术家曹斐的大陆首展,以"南方游戏""都市乐园""车间内外"以及"另类实境"四个主题,展示了她艺术创作的四条叙事逻辑,即岭南文化、工业生活、城市变迁以及数字乌托邦.以她最擅长的影像和媒介手段,精心描绘了工业文明进程所带来的冲击,着力展示了用以实现重建秩序的虚拟数字影像策略,其作品中充满了女性的温情和Z世代的亚文化特点.

    曹斐虚拟影像数字艺术

    创新其难:对井上有一"书艺"在华评价的再剖析

    李苏横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上有一的书艺在中国的传播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其传播是中日书法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井上有一书艺在华传播所受的评价进行剖析,可以从侧面审视此时中国书坛和艺术界的关切所在.本文从这些评论里提炼出三个关键点,即对中国书坛的批评、创作者的困扰及整体中国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失语,讨论了艺术创新在这一阶段的具体阻力.

    井上有一评价创新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