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下旬刊)
美与时代(下旬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下旬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以美学、美育、文学艺术研究为主要内容,设立美学学人、美学论坛、审美随笔、审美视点、绘画美学、音乐美学、文学与传播、美育园地等栏目。所发论文全部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发布,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及编入专题索引。是美学家、美学研究者、文艺工作者、师生发表成果、交流学术的共同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陈舜臣《枯草之根》中的文化寻根与身份建构

    张瑾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舜臣的处女作《枯草之根》虽是一部推理小说,但扑朔迷离的故事表层结构下,却暗含了作者以文化寻根的方式寻求身份认同和构建中华民族传统族裔性的深刻意图.这种文化寻根意识具体可以归结为对故土家园的追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以及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建构三个方面.对《枯草之根》中作者文化寻根意识的解读有助于了解日本华裔作家的文化身份建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陈舜臣枯草之根文化寻根身份建构

    堂吉诃德生命中的三个瞬间——对《堂吉诃德》的伦理学反思

    李文燕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世界文学著作的经典形象画廊里,堂吉诃德的魅力经久不衰,细究其中缘由,必然要谈及"堂吉诃德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堂吉诃德对骑士理念的绝对践行,在三次遭遇他者的漫游经历中,分别经历了作为实践者的伦理主体、作为分裂人格的伦理主体、作为反思的伦理主体这三重考验与发展.通过对堂吉诃德生命中的三个瞬间,即"自鸣得意""要你相信""诚心悔悟"的精微解读,从伦理学反思这一视角出发,对话西方自笛卡尔以来的"我思"传统中所蕴含的恶魔、疯癫等伦理挑战.

    堂吉诃德他者伦理学反思

    试析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死亡意识——以《包法利夫人》为例

    徐静敏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死亡是每个生命体都要经历的必然过程,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绕不开的话题,对死亡意识的探索是对某个时期作家共同心理的窥探.在福楼拜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包法利夫人》中,主人公艾玛的死亡意识是重要的主题,却被以往的研究所忽视.艾玛是一名勇敢追求爱情、直面自我欲望、寻求生活意义、不顾世俗看法的女性,但最终却选择服毒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福楼拜的笔下,其结局的必然性似乎大于偶然性,只有死亡才是对艾玛个体精神的真正解放.虽然《包法利夫人》中只描述了一方狭小天地,描述了一个富裕农民家的独生女的悲剧人生,但是作者对于女主人公艾玛的同情与讽刺以及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与鄙夷值得探讨,其中的死亡意识更是具有以小见大的典型意义.

    死亡意识批判现实主义《包法利夫人》福楼拜精神死亡

    自由与幽闭——论《小妇人》与《简·爱》中"阁楼"空间的建构

    陈鸣镝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和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分别在她们的长篇小说《小妇人》与《简·爱》中建构了"阁楼"空间,并赋予这个空间以不同的意义.以《小妇人》和《简·爱》中的"阁楼"空间为视点,能够看到不同女作家对同一空间的不同形塑.《小妇人》中的乔在阁楼上享受着自由,而《简·爱》中的伯莎却被幽闭在阁楼之内.虽然乔和伯莎后来都走出了阁楼,但她们走出阁楼后的生命走向是完全不同的.奥尔科特和勃朗特两位女作家在生产"阁楼"这个表征空间时,思考的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两种生命状态.

    自由幽闭阁楼空间女性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电影符号学分析

    张钰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贾樟柯以文学为帆,展开的一场驶往故乡之海的航行.电影以一场"口述式"的纪录片对马烽、贾平凹、余华以及梁鸿四位文学作家的个人生活史、成长史,以及心灵史的记录,也是在时代洪流中拾得与传承各自的"乡土记忆",正是那句"以故乡为根据地,看中国,看世界".而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更能接近符号的内涵,通过电影符号学的分析能更加透彻地思考贾樟柯所表达的乡土文化情怀.

    电影符号学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乡土情怀

    从《爱上特种兵》看特种兵题材电视剧的变与不变

    王明钰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爱上特种兵》为分析文本,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叙事角度为切入点,窥探新时期特种兵题材虽然在英雄的塑造、女性形象、成长主题上有所延续,但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特种兵题材在呈现新的发展面貌的同时,也注意到因爱情元素过多导致弘扬主旋律和宣扬军队形象作用淡化的问题.

    爱上特种兵特种兵题材军旅电视剧

    《金都》:日常叙事下的女性婚姻困境书写

    晏昱王湘鹭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港电影《金都》呈黑马之姿出现在大众视野,不仅在金鸡奖和金像奖两个国内重要电影节斩获奖项,上映后还实现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影片体现出电影艺术在伦理道德视域下较为重要的一个创作趋势,即通过叙事视角的转换,实现女性叙事困境的突破与创新.影片《金都》在日常叙事下,从现实主义透镜下的个体状态、封闭压抑的空间营造和细致入微的意象表达三个方面,书写女性在婚姻困境的挣扎与抗争.

    金都女性婚姻日常叙事

    电影叙事学视域下解读《紫色》

    林小丽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色》是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于1985年根据美国作家艾丽丝·沃克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该电影讲述了黑人女性西莉面对压迫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反抗的人生经历.在电影叙事学的视域下,从叙述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三个方面对电影内部结构进行剖析.电影叙事采用了客观视角与第一人称女性视角,既突出残酷大环境对女性的压迫,又能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凸显出女性抗争的主题;采用好莱坞特有的经典电影叙事结构,线性叙事让电影更加引人入胜,而插入叙述的书信部分能让故事更加完整生动;采用丰富的叙事语言,多变的镜头和出色的台词,让电影更加真实.

    紫色电影叙事学叙事结构叙事语言

    试析细田守动画电影的叙事风格特点

    艾丽娅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日本众多的动画导演大师中,细田守作为动画界的中流砥柱,其动画电影有着明显的个人风格和叙事特点.他的几部作品在业界中好评如潮,被称为宫崎骏的后继者.细田守的《穿越时空的少女》《夏日大作战》《狼的孩子雨和雪》《怪物之子》《未来的未来》五部动画电影有独特的叙事风格,探讨其动画电影的叙事手法和思想观念,并对其叙事主题结构、叙述手法、叙事表达进行归类总结,可以更深入理解其动画电影.

    细田守动画电影叙事风格叙事特点

    论法国动画电影商业化中资本作用及其未来发展

    贾正楠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画电影的创作既是一个艺术创作的形态,也是社会思想与艺术传播的一种形态.在动画电影的创作生产中,资本看重动画电影的市场价值而不断介入,而动画电影制作的团队化和技术化增加了对资本的需求,动画电影社会受众的不断扩大为动画电影商业化和资本化运作提供了可能.而法国当代动画电影的商业案例表现出资本对动画电影制作的影响与作用,这对于今天中国动画电影的市场化发展也提供了有益借鉴.

    商业动画法国动画电影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