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下旬刊)
美与时代(下旬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下旬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以美学、美育、文学艺术研究为主要内容,设立美学学人、美学论坛、审美随笔、审美视点、绘画美学、音乐美学、文学与传播、美育园地等栏目。所发论文全部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发布,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及编入专题索引。是美学家、美学研究者、文艺工作者、师生发表成果、交流学术的共同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吴装"一词在绘画中的含义衍变

    王艺洁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画专业术语中,"吴装"一词来源于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的绘画.最早在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出现,从古至今有五种解释,这几种含义紧密相关.梳理相关古籍的记载来理清"吴装"在绘画中的含义衍变,能帮助后人正确理解"吴装"这一国画专业术语,尽而推动对中国画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

    吴装吴道子绘画含义衍变

    瑶族长鼓舞之美

    义王静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瑶族长鼓舞历史悠久,其原型是瑶族先民祭祀祖先盘瓠的仪式,后来发展成为形式多样的长鼓舞.从单纯的祭祀仪式到既娱神又娱人的民间艺术,具有了审美性.瑶族长鼓舞从发展之初的仪式性舞蹈发展到后来娱乐性的舞蹈,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特征,比如主要器具长鼓具有对称和谐之美、刚柔结合的动作之美、勃发向上的节奏美以及圆融和谐的意蕴美,这些使它经久不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生命力.

    瑶族瑶族长鼓舞非物质文化遗产

    倪瓒空亭形象及其特点辨析

    程浩宸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在绘画中选取、创构了独特的亭子形象,即空亭形象.倪瓒的空亭形象打破以往亭子的跟从地位,不再隐匿山林背后,而放置于空旷的岸边,凸显空亭位置,使其成为绘画主题.不仅如此,倪瓒将画中空亭形象展现为亭与屋的两种型式,屋与亭本是两种不同的功能与形态,倪瓒却有意混淆并模糊二者的界限.同时,空亭形象随着时间与倪瓒生活环境的改变,演变出不同的特点.因而,倪瓒对空亭的关注与选择不仅表现在空亭经营位置的突出,还在于空亭形象的型式选择与形象演变.

    倪瓒绘画空亭观念

    谈宋代节令插花画——以李嵩《花篮图》为例

    石绍芬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鸟题材在宋代达到巅峰,宋代的君王也都普遍爱花,而有簪花、花宴、贡花、插花等习俗.花卉也成为一种符号表明某一特定的季节或节令.据文献记载李嵩《花篮图》有四幅,分别描绘四时花卉,目前传世的《花篮图》仅有春、夏、冬三幅.结合宋代文献与传世书画作品,来论述李嵩的《花篮图》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宋代插花习俗所呈现的盛况,及《花篮图》背后所蕴含的节令文化及象征意义.

    花篮图李嵩宋代插花四时观节令挂画

    十竹斋"二谱"创作的社会背景与影响研究

    涂彦袁晶晶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末清初,胡正言在南京创立的十竹斋及其刻印出版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在形式和印制方法上都突破了传统木版画的方式,形式上脱离以往的插图式绘画,还使用最先进的水印木刻方式,使木版画具有独立的审美功能,在我国印刷史和版画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版画艺术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学方法探究十竹斋二谱版画创作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

    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十竹斋水印木刻社会学

    军事题材油画创作的前沿性发展探究

    萧秋叶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事题材油画创作长久以来是国家和民族的洪吕大钟,属于主流派绘画艺术.所谓主流艺术是一种符合大众审美爱好、易被大众接受与喜爱的绘画,而前沿艺术是属于非主流绘画艺术,在部分人眼中会存在"看不懂""不接受"的情况.在21世纪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军事题材油画创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油画家们需要认真思索创作的主题内容、形式、美学特征和精神气质.同时,军事题材油画创作力求打破旧的创作观念,从而注重思想、精神上的表现,立足艺术前沿、传承艺术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军事题材油画创作前沿性

    藏族祥巴(版画)艺术的装饰性探析

    王正伟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饰性作为藏族祥巴(版画)艺术重要的艺术特征,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的认识祥巴版画,也有助于创作者艺术创作实践.藏族祥巴(版画)艺术的装饰性探析从祥巴版画的造型语言运用、造型手法及造型形态三个方面展开,并结合作品对装饰性体现进行分析.

    藏族祥巴版画装饰性

    从风格心理学角度看雷诺阿《光与影的嬉戏》

    张志东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格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以艺术史为研究对象,使某种艺术风格在艺术历史的背景下呈现出它真正的内在本质,将这种研究方法适当调整其形态应用于艺术家个体,从而对雷诺阿《光与影的嬉戏》进行风格心理学的审美批评,揭示其所表现的生命与美的谐和共振.

    雷诺阿风格心理学光与影的嬉戏印象主义女性崇拜生命静与力的美

    浅谈艾德里安·格尼"馅饼战"系列作品

    赵晨曦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德里安·格尼作为一名画家,他从自己的视角对二战这段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用绘画的形式呈现在了我们面前.他坚持以自我个体的视角体验为基点,通过丰富多样的绘画语言,就历史记忆和人类世界这一主题进行描绘与解读."馅饼战"系列作品也是格尼对历史记忆重新解读的典型代表.

    艾德里安·格尼"馅饼战"系列作品历史

    刘贯道《消夏图》图像学分析

    陈珂杨倩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夏图》是元代画家刘贯道的一幅绢本设色作品,画面描绘了文人休憩消夏的场景.图像学是用来解释艺术作品的象征内涵以及研究艺术史的重要方法.刘贯道《消夏图》图像学分析根据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方法,从三个层面分析《消夏图》,理解该作品的深层次内涵,探究其美学的价值及历史意义.

    消夏图刘贯道图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