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下旬刊)
美与时代(下旬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下旬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以美学、美育、文学艺术研究为主要内容,设立美学学人、美学论坛、审美随笔、审美视点、绘画美学、音乐美学、文学与传播、美育园地等栏目。所发论文全部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发布,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及编入专题索引。是美学家、美学研究者、文艺工作者、师生发表成果、交流学术的共同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电影《无名之辈》的集体无意识

    杨悦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无名之辈》讲述了来自乡村的笨贼眼镜和大头抢劫后逃进坐轮椅的单身女子马嘉祺家中,并由此展开一系列笑点和泪点的故事.《无名之辈》从(宏观)电影创作、电影中的"小人物"、影片受众三个维度透射了荣格"集体无意识"的理论特征,尤其对其中"小人物(底层人物)"的群体性格、心理和行为、人生轨迹或结局等多方面,皆折射出群体性社会心理结构在地理、环境、民族等影响下的呈现状态和表现形态.

    无名之辈集体无意识原型底层人物

    原乡人·漂泊者·白面具——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的好莱坞时期电影研究

    刘献弘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瑞典导演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是20世纪上叶瑞典电影黄金时代的缔造者之一,亦是20世纪20年代赴好莱坞发展的欧洲电影人的一员.他见证了默片向有声片的更迭,也经历了瑞典民族电影至好莱坞类型片的转变.聚焦于斯约斯特洛姆在好莱坞时期(1923—1930)的创作,并将其概括为原乡人、漂泊者、白面具,具体诠释其矛盾的心态.

    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瑞典古典学派好莱坞原乡离散身份认同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美国电影《飞行模式》与国产电影《手机》比较谈

    李艳敏陈江敬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机是"娱乐至死"的后现代社会里不可或缺的工具.人类发明了手机,又被手机所异化,沦为手机的"奴隶".美国电影《飞行模式》汉译为《飞行模式》,堪称"美版《手机》".这两部电影都以手机为主线索展开叙事:《手机》专注于人到中年的中产阶层内在的自我沦丧.《飞行模式》展示了年轻一代因手机依赖症而造成的种种不健康生活状态,抨击了资本社会中物质追求对精神生活的挤压现象.《飞行模式》和《手机》关怀庸常生活中的人性之真,反思扭曲的伦理道德和亲情关系,体现了古朴的田园诗意在唤醒人类良知方面的积极作用.

    飞行模式手机异化人性关怀

    《夺冠》:女性传记片的艺术表现

    郭新叶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夺冠》讲述了以郎平为主人公的中国女排的故事,这部影片不单纯是一部传记片,也展现了几代女排人经过沉沉浮浮却始终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成长历程.作品以郎平的个人成长经历为主线,在叙事手法方面是通过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同时作为一部女性传记片,其展现了强烈的女性主体地位和抗争地位,怀旧情怀的抒写体现了民族的文化认同.

    夺冠女性传记片宏大叙事视听呈现

    谭岚作品

    封3页

    江蓝作品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