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美与时代(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美与时代(下旬刊)
美与时代(下旬刊)

崔慕岳

月刊

1003-2592

meiyushidai@vip.sina.com

0371-67761741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75号

美与时代(下旬刊)/Journal Beauty & Times
查看更多>>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以美学、美育、文学艺术研究为主要内容,设立美学学人、美学论坛、审美随笔、审美视点、绘画美学、音乐美学、文学与传播、美育园地等栏目。所发论文全部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发布,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及编入专题索引。是美学家、美学研究者、文艺工作者、师生发表成果、交流学术的共同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于"鬼怪"之下的文人画——罗聘《鬼怪图》

    沈佳倩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中国人物画体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鬼怪"形象作为分支对人物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古至今一直不乏有大家创作此题材.本文从"鬼"文化的视角出发,探索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的《鬼趣图》,从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生活环境、经济条件以及罗聘本人的绘画经历来讨论《鬼趣图》的创作与其带来的影响.

    中国鬼题材画罗聘鬼趣图

    从后印象派到乔治·鲁奥的受难图像——论林风眠晚年"基督受难"主题画作的影响来源

    罗文杰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量的图像比对与文献印证表明,画家林风眠晚年的"基督受难"题材,直接受到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等对该题材描绘的影响,几乎可看作是对乔治·鲁奥相关作品的模仿,乃至挪用.

    "基督受难"林风眠借鉴与挪用乔治·鲁奥

    浅谈萨金特水彩的魅力

    马艺滔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萨金特的水彩影响了一代国内外的画家,我们回望萨金特的作品,那种淳朴扎实的、多彩生动且鲜活的画面仍然能够打动我们.萨金特水彩的魅力不仅源自于他那具有极高境界的光影和色彩的表现,以及形体的超高塑造能力,还有他对于艺术、对于大自然倾注的满满热情,这也使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并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水彩画家.

    萨金特水彩风景水彩技巧

    浅谈宋曹及其草书《临张芝王羲之四帖卷》

    张亮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曹是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书艺理论家.明清易代之后,他以前朝遗民自居,高洁自守,不仕清廷,隐居习字,造诣精深.其所书《临张芝王羲之四帖卷》,临古而不泥古,既取法前贤、保留原帖特点,又张扬个性、展现自家风貌.书家笔走龙蛇,纵情挥洒,有大江澎湃一泻千里之势,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值得后世习书之人深入探究.

    宋曹草书临摹书法艺术临张芝王羲之四帖卷

    当代中国写实水彩绘画创作观念与表现语言特征研究

    夏权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中国的水彩画仍然以写实主义水彩画为主流,但其创作观念和绘画表现语言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从过去对物象的客观再现发展到对主观精神内涵的表达,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面貌.当代中国写实水彩画创作观念融入中国传统美学,体现中国人特有的审美,同时在当代艺术的思潮下不断革新,技法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绘画表现语言也不断丰富与拓展.

    当代中国写实水彩创作观念表现语言

    简析褚体楷书风格流变——临习褚遂良楷书有感

    张慧敏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褚遂良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作品有《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从书法的师承关系来看,褚遂良于隋朝开皇、大业年间怀惠家学,服膺虞监,后来祖述右军,因其生于北地而受时代书风之影响,武德、贞观年间曾得到史陵、欧阳询的指点,然终其一生仍以虞世南所授之王书一系为旨归.从政治仕途来看,永徽四年(653),褚遂良升为尚书右仆射,执掌朝政大权,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顶峰,也是其楷书创作的高峰,研习多种字体,并汲取众家之长综合运用.《雁塔圣教序》是褚遂良五十八岁时书,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褚遂良此时已步入老年,为新型的唐楷创造出了一整套规范.可见,褚遂良的楷书风格从初学欧、虞逐渐趋于成熟,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褚遂良楷书风格流变

    注定永远孤独的诗人——从里尔克《秋日》一诗的中译说起

    成穷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秋日》一诗的德文本及英译本讨论了冯至和北岛的中译文,并在此基础上攒成了一篇"新"译文.该诗是一首与时间别有关联的"秋兴"诗;含蓄地表达了里尔克对自己因选择承担诗人之特殊使命所必得经受的孤独而感到的不安.

    里尔克秋日时间规定放逐孤独

    也论《水浒传》中的忠义

    姚成凤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水浒传》中的"忠义"内涵,研究者们已经做了不少探究,相关解说呈现出多种样态.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忠义"说,一派支持"无忠义"说.前一种观点将"忠义"内涵概括为三方面:1.对皇帝朝廷尽忠;2.朋友之义;3.道德上的正义.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上进一步探究了《水浒传》中的"忠义"内涵.通过检讨,本文认为百回《水浒传》之"忠义",主要展现梁山集团及宋江对"道德正义"的坚持与守护.

    《水浒传》忠义正义

    《鄙视》中的婚姻伦理悲剧与个人情感的现代性危机

    马艺璇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拉维亚是意大利现代文学的重量级作家,其作品围绕现代人生活中的诸般困境展开.在小说《鄙视》的创作中,莫拉维亚强势引入经典神话文本《奥德赛》,构建文本互动的巧妙叙事模式对现代社会中人性扭曲异化的起因,及其如何导致严重后果的整条心理轨迹予以再现.正确解读《奥德赛》文本的选取与小说文本中描绘的失败婚姻图景的症结紧密关系是把握这一创作路径的命脉所在.通过两对不同文本空间的夫妻角色建立关联,使文本间互动和人物特征的重合成为可能,以此为依托展开对于现代婚姻中夫妻关系问题的反思与揭露,从而完成对于现代人为何失落爱之能力的追问与解答.

    奥德赛鄙视神话文本互动婚姻困境孤独

    论鲁迅与老舍两人底层书写的差异性

    周洋帆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对于底层的书写可以追溯到"五四"时期.底层也是鲁迅与老舍共同关注的领域,但从视域、命运以及表述方式的三个方面上,他们的创作中都体现了差异性.鲁迅与老舍对底层的书写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物画廊,同时,他们构建的不同的底层世界也与当代的底层书写相呼应,共同丰富了底层文学书写历史.

    鲁迅老舍底层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