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母婴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母婴世界
母婴世界杂志社
母婴世界

母婴世界杂志社

月刊

1671-2242

山西省太原市东岗路253号

母婴世界/Journal Chinese Bab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效果

    何文燕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于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登记编码的奇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母乳喂养结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母乳充足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剖宫产术后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妇术后乳汁分泌,增加泌乳量,提升母乳喂养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剖宫产护理干预母乳喂养临床效果

    妇科卵巢囊肿剔除手术护理配合及应用价值

    谢会荣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妇科卵巢囊肿剔除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60例妇科卵巢囊肿剔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并发症率、护理效果、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卵巢囊肿剔除手术展开期间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可降低并发症率及出血量,亦可缩短住院及排气时间,值得参考.

    妇科囊肿剔除手术手术室护理配合并发症率住院时间

    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在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

    徐望宁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在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并发低血糖的危重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患儿采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营养状况、血糖水平、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营养状况和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3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在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中能够有效扭转患儿的营养状况及低血糖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营养支持护理干预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影响

    王现芬麻莉叶梅张鑫鑫...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影响母乳喂养多种因素及提高母乳喂养率措施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21年8月在医学中心产科分娩1200例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乳汁分泌量和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乳汁分泌量和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母乳喂养率护理干预乳房问题

    乳房按摩在产后母乳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秦姗姗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乳房按摩在产后母乳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来医院产科分娩的45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9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乳房按摩,比较两组干预成效.结果: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8 h泌乳量与72 h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乳房胀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房按摩能够改善产妇产后泌乳效果,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值得应用推广.

    乳房按摩产后母乳喂养应用效果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婴儿高胆红素血症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翁旋娥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婴儿高胆红素血症药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的88例婴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值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效降低总胆红素等临床数据,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显著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取得明显更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的使用价值.

    针对性护理干预婴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措施

    早期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红娟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医院收治的4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护理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情况、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效果,使吞咽功能和肢体障碍尽快改善,加快体征恢复,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儿运动能力,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采用.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早期康复护理疗效体征恢复

    全面护理干预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次化疗的影响

    杨家英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次化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月医院接收的5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总结不同护理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初次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FS评分与家属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情绪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护理期间,采用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进一步降初次化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问题,改善患儿情绪,提高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足患儿护理需求,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全面护理干预初次化疗

    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黄秀林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医院收治的160例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各时段的体重增长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应用集束化护理进行干预可达到更佳的护理效果,能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风险,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集束化护理胃肠道功能护理满意度

    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早期护理效果观察

    周阳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关于新生儿出现低血糖问题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对应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来医院产科分娩的43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8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的早期护理方案,观察两组干预成效.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低血糖与早产儿、感染、喂养困难、妊娠期糖尿病、出生低体重、低氧血症、低体温的因素影响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早产儿、妊娠期糖尿病、出生低体重儿、低体温是新生儿低血糖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通过必要的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概率,实现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值得应用推广.

    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早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