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母婴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母婴世界
母婴世界杂志社
母婴世界

母婴世界杂志社

月刊

1671-2242

山西省太原市东岗路253号

母婴世界/Journal Chinese Bab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疗结合抚触法对正常足月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顾正凤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水疗结合抚触法对正常足月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医院接收的8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新生儿均给予无差异化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水疗结合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生后42 d时的日喝奶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后42 d时的身高、头围、体重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42 d后的神经行为量表(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疗结合抚触护理能够提升新生儿的喝奶量,从而提升其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水平,显著提升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水疗抚触足月新生儿生长发育

    护理干预用于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邵学莉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实施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9月医院接收的6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护理方案前提下应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分娩状况、感染状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保胎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顺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至少2500 g率、阿氏评分≥8分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 g以内率、阿氏评分<8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37.5℃以上率、C反应蛋白阳性检出率、胎儿宫内缺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助于改善胎膜早破孕妇分娩状况及控制感染,值得临床推荐.

    胎膜早破剖宫产C反应蛋白胎儿宫内缺氧

    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护理满意度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周丽斌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母婴床旁护理的方式应用于产科护理中,对护理满意度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1年10月在医院进行生产的10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及睡眠质量变化,并将其对于新生儿以及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对比,统计最后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恢复的进程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或者家属的技能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干预的方式,能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加快泌乳的进程,提高泌乳量,用优质的产科护理服务来实现更高的母婴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产科护理母婴床旁护理母乳喂养护理满意度效果价值

    1例产后出血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个案护理

    胡雪玲成金焕郑惠容李斐榕...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入术是产后出血常用的治疗手段,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假性动脉瘤,影响了患者的产后恢复效果.本文通过对清远市人民医院产科1例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个案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并制定落实护理措施.产后出血患者经过积极治疗与护理后,病情好转,目前已出院.

    产后出血介入术假性动脉瘤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毕艳芳何文珍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0月于医院就诊的92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配合全程护理,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雾化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憋喘、哮鸣音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雾化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哮喘患儿雾化治疗期间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提升患儿的雾化治疗依从性,从而达到改善疗效,缩短疗程,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全程护理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无缝隙护理在常规免疫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观察

    高杰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儿童疫苗接种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的效果,为医院在计划免疫服务中做好疫苗接种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6月在北京某妇幼保健院进行预防接种的185例2-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无缝隙护理,对比两组儿童在进行疫苗接种时的依从性、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监护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的满意度及儿童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在常规免疫预防接种时能有效提高儿童的依从性并降低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儿童接种安全的同时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预防接种无缝隙护理依从性满意度

    俯卧体位在小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红娟
    13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俯卧体位在小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医院收治的4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俯卧位体位引流为主,比较两组呼吸力学参数指标即潮气量(VT)、气道阻力(R)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即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呼吸力学参数指标中VT高于对照组,R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即MAP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体位应用于重症肺炎患儿中,可改善呼吸力学参数及血流动力学,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重症肺炎仰卧位护理效果并发症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临床护理研究

    张妍妍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中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护理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来说,相比于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的实施效果确切,可以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改善,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加认可和满意护理服务,临床价值显著.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

    手术室护士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刘蓉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士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于医院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体温变化、术中心率、血压变化、手术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与寒战发生率.结果:麻醉开始时两组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30 min与手术结束后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心率、血压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配合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和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在全身麻醉手术当中,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可稳定患者体温、心率与血压的变化,缩短术后麻醉苏醒时间,降低术中寒战发生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手术室全身麻醉手术室优质护理体温变化护理满意度

    手术室护理对于预防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及对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分析

    王敏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应用在糖尿病(DM)患者中的效果及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医院接诊的80例DM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评价两组围术期血糖值、护理质量、术中不良事件、切口愈合情况、患者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12 h及24 h时的血糖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M患者加强手术室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围术期血糖值,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及切口感染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赢得患者认可,值得推广.

    手术室护理糖尿病术后切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