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潘世伟

月刊

1005-8273

mdllyj@sass.org.com

021-64274736;53060606-2538

200020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538室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Journal Studies on Mao-Zedong and Deng-Xiaoping Theor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研究、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映社会主义新旧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国外有关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新质生产力与物质文明新形态的内在统一

    曹泳鑫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站在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加以观照,"新质生产力"并非简单指向高新科学技术发展,而是成为一项顺应科技创新和工业革命大潮、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多要素创新发展和能力提升的综合战略.理解"新质生产力",不仅要着眼于生产力,还要着眼于生产关系和体制机制等层面;不仅要着眼于科学技术,还要着眼于全要素、全方位;不仅要着眼于物质文化,还要着眼于精神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新质生产力内在要求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新形态.中国"新质生产力"所包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共同推进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新质生产力物质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坚定中国法治自信的提出理据与方法论析

    张昊楠郝铁川
    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定中国法治自信,是因为中美战略博弈进入相持阶段,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粉碎反华势力改变我国法治方向的企图,防止国内全盘西化思潮蔓延.坚定中国法治自信的理据,一是世界法治模式是多样性的统一,中国有权利根据国情选择自己的法治模式,这是坚定中国法治自信的理论基础;二是中国近代照搬域外法治模式失败的教训表明,中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法治模式,这是坚定中国法治自信的历史原因;三是中国式现代化与其他国家现代化具有不同的五个特征,这是坚定中国法治自信的现实原因.坚定中国法治自信的途径,是把习近平提出的"沉着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敢于斗争"这24个字方针,运用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各个领域.

    坚定中国法治自信法治模式全面依法治国

    新时代红色经典改编的价值导向遵循

    王紫潇
    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经典改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鲜明的艺术再造性、革命正义性、德育教化性和历史超越性等价值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红色经典改编坚持改编原则的严肃性凸显内容的思想性、改编方式的创新性凸显形式的多样性、改编目的的崇高性凸显育人的时代性等基本价值遵循,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红色经典改编遭遇资本逻辑凸显、错误思潮渗透、文化市场混杂、创作主体多元等多重现实困境.为此,新时代红色经典改编应以红色资源的真实性、中心思想的时代性、情节演绎的鲜活性、话语体系的大众性增强红色文化育人的说服力、传播力、感染力、亲和力,不断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新时代红色经典改编红色基因红色文化

    历史虚无主义对建党记忆的消解及其警示

    武豹吴学琴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建党历史的记忆建构,是中华民族共享建党史实的过程和结果.作为巩固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的心理基础和精神纽带,建党记忆具有连贯映现建党历史、解析辨异多元文化和整合凝聚价值共识的重要意义.然而,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模糊建党的事实记忆、虚无建党的符号记忆以及销蚀建党的数字记忆,在深层次上引发个体记忆断裂、诱导个体记忆重置、诱使个体记忆偏向.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对建党记忆的消解,必须以多样化具象符号锻造建党记忆信码、以情境化"记忆之场"刻写建党历史光影,在强化建党记忆中赓续伟大建党精神.

    历史虚无主义建党记忆伟大建党精神

    列宁晚年对合作制的战略构想及其当代启示

    戴媛媛程恩富
    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了四重理论逻辑转换,在不断深化对新经济政策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制战略构想,主要内涵包括:以确保工农联盟为逻辑起点、以苏维埃政权与新经济政策为双前提、以农民合作化为主要任务、以文化革命和国家机关改造为工作重心、以"审慎迂回"为斗争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必要汲取列宁晚年探索合作制战略构想的有益经验,深化对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列宁经济思想合作制新经济政策股份合作制政治经济学理论

    物化批判与去物化演绎的百年逻辑

    韩秋红
    5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物化问题的批判反思,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历程的主要线索.在对物化批判全面铺陈和创新发展过程中,西方马克思主义依据时代处境的变化建构推演的逻辑坐标,研判人之存在境况的异化新形态,提出一些学理运思之新范式,试图彰显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路的强大生命力.然而,从总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物化批判及去物化向度的演绎存在削弱或忽视政治经济学批判基础性地位、"理论武器"与政治实践愈益脱离、实践方案逐步向内收缩这三大缺憾.随着新一轮数字与人工智能革命的爆发,物化批判理论唯有敞开视域、更新范式,正视物本身之物化属性、物性形式的去物化样态,才能有效探寻科技理性与人文理性、物性与人性有机统一的真坦途.

    西方马克思主义物化去物化

    新中国边疆建设的历史成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新之路

    邓昌豫卜祥记胡明钦
    6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疆组建担负屯垦戍边使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具体言之,自成立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始终肩负着屯垦戍边的重大使命,在"维护边疆安全、巩固西北边防""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先进产业体系、推动新疆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巨大历史贡献.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治疆方略的确立明确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好发挥"维稳戍边"的新时代职责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用和功能的新时代定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续写创新之路、创造新的辉煌确立了新方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治疆方略屯垦戍边维稳戍边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增强思想引领力的探索与实践

    姜玉齐
    7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力就是其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引领力.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增强思想引领力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辩证发展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并在与其他社会思潮争夺话语主导权、充分发挥报纸的舆论宣传作用、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及造福人民群众中,逐步掌握群众、成为主导思想的过程.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增强思想引领力的宝贵经验,主要有建设"伟大的工程",保持党的先进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理论创新;批判各种非(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运用报纸宣传,守好舆论阵地;重视学校教育,守好教育阵地;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经验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增强思想引领力提供了启迪.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引领力

    毛泽东治疆思想及其重大现实意义

    李庆喜
    8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治疆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地提出许多解决新疆问题的方针政策,形成了系统的治疆思想,内容主要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行社会改革;实行屯垦;紧紧依靠各族人民做好新疆各项工作.毛泽东治疆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基础,展现出高度的辩证思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毛泽东治疆思想,要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把新疆安全和稳定作为首要工作目标,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进一步加强兵团工作,大力推进新疆经济和文化建设.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治疆思想新疆治理民族问题

    毛泽东典型化政治教育方法及实践研究

    张叶婷韦统义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典型化教育方法是毛泽东非常重视和善于应用的工作方法.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开展无产阶级革命,关键在于把人民大众组织发动起来.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采用了典型化政治教育方法唤醒民众、激发民众.在实践中,毛泽东系统回答了怎样提高群众的觉悟、如何让有觉悟的群众化理论为实践,如何在实践中坚持革命原则"不走样",以及如何在"不走样"的实践中"不教条".深入学习研究毛泽东典型化教育方法,对于当前在"两个大局"的复杂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化政治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