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质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质技术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煤质技术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曲思建

双月刊

1007-7677

MZ-JS@263.net

010-84262371

100013

北京市和平里青年沟东路5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内

煤质技术/Journal Goal Quality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导:煤炭生产矿井的煤质管理、降灰、降水措施与经验:煤矿、电厂、焦化厂和燃料(煤炭、煤建)公司的洗选、筛选加工,产品结构优化,动力配煤与提质增收的技术途径和效益分析:煤炭加工利用及其品质要求与对策:矿区低品位煤的有效利用:贮、运、销的煤炭管理和质量检测方法及市场分析:煤场建设与管理:煤炭化验室的工作经验:新颁布的各类煤质标准:国内外新的分析方法与仪器设备:以及与上述内容有关的会议报告和政策法规等。 本刊开辟《洁净煤技术》专栏,报导国内外最新进展与发展,为改变矿区和煤炭利用中的环境污染及指导煤炭行业开展多种经营提供新的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粉煤低温等离子体氧化过程效率及模型构建研究

    单毅丁华白向飞
    1-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温等离子体氧化是研究煤中矿物赋存的重要前处理技术,其存在着灰化反应速度慢、过程效率低等问题,需针对设备运行的操作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尤其应侧重等离子体与粉煤的反应过程模式及反应速度控制因素以提高粉煤的氧化过程效率。采用等离子体设备灰化典型气肥煤,以单次灰化时间、设备电参数为操作变量,考察反应速度与灰化时间、有机质含量的关系,分析等离子体等效反应深度、速度控制方程及氧化过程效率优化,并建立粉煤等离子体氧化过程模型。在等效反应深度内,有机质含量小于0。3 g/g后进入降速灰化阶段,需优化操作过程以确保灰化整体速度维持匀速,从而提高氧化过程效率。制定典型气肥煤的综合灰化速度控制方案,即有机质含量在>0。69、0。69~>0。57、0。57~0。46、<0。46 g/g时设置单次灰化时间分别为8、4、2、1 h。

    低温等离子体氧化过程效率模型构建灰化时间有机质含量煤中矿物反应深度速度控制方程

    不同变质程度煤自燃产物特性与官能团变化

    李璕李伟姚海飞彭然...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分子结构特性是研究煤氧化自燃过程和煤自燃机理的基础,即煤低温氧化过程中煤分子结构变化规律是解释煤自燃原因的根本途径,不同温度的煤表面官能团变化规律研究对探究煤自燃特性具有重要意义。以雁南褐煤、红阳焦煤与南阳坡无烟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程序升温实验方法,测试煤低温氧化过程中气体产物生成规律,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微观化学结构特征,并探究温度对煤分子表面官能团的影响,从宏观和微观上揭示、表征煤自燃的内在属性。研究表明:在煤低温氧化过程中,气体产物生成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煤分子结构断裂,芳香核缩合;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加深,气体产物生成量减小,煤分子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含量减少,活性降低,煤自燃能力减弱;随着温度的增加,煤分子表面甲基、亚甲基整体呈增加趋势,羟基整体呈现出先减后增再减趋势,羧基、羰基呈现增加趋势。

    煤自燃产物特性官能团程序升温实验红外光谱芳香核气体产物生成量

    煤直接液化催化剂活性形态研究进展

    贺少挺李文博赵渊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直接液化技术是煤炭资源清洁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煤液化的关键在于其催化过程,研究煤直接液化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活性形态有助于深入认识煤炭液化过程,为优化煤直接液化催化剂制备工艺提供理论指导。介绍铁系催化剂、有色金属催化剂和酸性催化剂3种煤直接液化催化剂,简述催化剂活性形态研究过程中常用的表征技术,汇总分析铁系催化剂、有色金属催化剂和酸性催化剂在煤直接液化反应过程中的活性形态。在煤直接液化技术的研究中,铁系催化剂是煤直接液化反应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催化剂,γ-FeOOH是较好的铁系催化剂前驱体,铁系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活性形态为Fei-xS;有色金属催化剂的活性形态是其硫化后所形成的硫化物;酸性催化剂在煤直接液化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是促进煤中有机大分子结构和分子间桥键裂解及促进裂解产生活性基团加氢。建议未来探索适合于煤直接液化反应条件下的催化剂原位表征技术,实现对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形态的动态观测。

    煤直接液化铁系催化剂有色金属催化剂酸性催化剂活性形态表征技术硫化物

    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污泥应用研究进展

    何海军
    24-3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合理处置产量大且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泥,可使其烟气中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因而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污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污泥的掺烧现状、掺烧机理、燃烧工况、存在问题以及优化方案等方面对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污泥进行综述研究。煤炭与污泥混燃可实现燃料特性互补,消除单一燃料的负面特性。结合国内外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污泥相关工艺,指出现阶段我国污泥掺烧对燃烧效率、锅炉运行以及烟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工况的具体措施。综合认为,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污泥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需从污泥预处理、锅炉系统优化、数值模拟等多角度出发,进行系统优化设计和改造,以确保混合燃料在炉内高效燃烧、达标排放。

    污泥掺烧机理燃煤循环流化床掺烧现状燃烧工况优化燃烧效率数值模拟

    商品煤质量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设计

    张博马克富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煤炭质量管理已成为我国煤炭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商品煤质量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构建是整体提升我国煤炭质量管理水平以及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措施。基于商品煤自产生至使用全流程关键节点的煤质数据与物流信息,提出以基础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层级构建商品煤质量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的设计思路,有效搭建可视化管理的管控体系框架。从煤炭资源质量全面评估、煤炭质量管理基础网络建设、一体化煤质管控平台建立、一体化平台多元化应用4个方面分析实现商品煤质量全生命周期管控的设计要点,指出商品煤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应包括煤质数据与物流信息管理、上传、查询、自动处理以及煤质数据统计分析、偏差智能预警、自动跟踪物流信息、可视化等功能,最终实现质量数据在商品煤产、装、运、转、卸、用等各环节的信息互通、业务协同和应用集成,达到商品煤质量全生命周期管控目的,切实为加强企业煤质管理水平、指导商品煤多元化综合利用、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商品煤质量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煤质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构建

    煤炭行业甲烷排放的影响因素与利用途径

    付楚芮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烷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显著,中国伴生的煤层气储量和开采量居世界前列,因而系统梳理我国煤炭行业甲烷排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与利用途径,可为煤炭行业绿色发展和甲烷排放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与政策建议,对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促进作用。概述我国煤层气分布特点,从煤层气资源分布、埋深划分等方面分析我国煤层气的资源特点,总结煤炭行业甲烷排放的微观与宏观影响因素,从微观角度剖析影响甲烷排放的因素,包括底板砂岩厚度、煤层气压力、顶板岩性、开采技术和开采深度等地质条件以及煤炭生产与煤炭品质因素对甲烷保存和排放的影响,并从宏观角度指出煤炭生产量的增加会导致甲烷排放量上升,而能源结构变化尤其新能源替代和严格产业政策实施均有助于降低甲烷排放。从煤层气的提取、净化和利用技术等方面深入探讨甲烷减排的技术途径和可行性,并梳理煤炭甲烷排放趋势,通过综合分析后提出一系列针对煤炭行业甲烷排放的综合管控策略,包括能源结构转型、煤炭消费控制、甲烷减排技术创新和政策推动等,应重视由于煤炭生产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甲烷排放变化,加强瓦斯梯级利用技术攻关,提高井下抽采瓦斯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应逐步加强对甲烷排放的监测和管理,利用政策约束落实煤炭企业的主体责任,通过实施监测甲烷排放数据,加强宏观视角下甲烷排放的趋势分析,从而为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支撑依据。

    甲烷排放煤层气分布特点影响因素利用途径排放趋势减排技术煤炭行业

    煤矸石与气化渣协同作为水泥掺合料的性能影响研究

    武玉军刘志成李伟历新燕...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矸石和气化渣是煤炭工业利用过程的副产品,堆存和填埋处置对环境已造成严重的污染和危害。为实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基于对煤矸石碱溶液离子快速溶出评价、气化粗渣活性分析等样品分析,采用净浆流动性、胶砂试件的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SEM图形分析等多种活性评价方法以确定煤矸石最佳活化温度,即采取胶砂强度试验对煤矸石及气化渣协同作为水泥掺合料对胶砂试件的性能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的最佳活化温度为750 ℃,将活化后煤矸石与机械活化后的气化粗渣进行互配,以30%掺量替代P。0 42。5水泥,得出相较于活化煤矸石单一掺入水泥,煤矸石及气化粗渣协同作为水泥掺和料不但能提高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且对节能减排放起到良好作用。

    煤矸石气化渣水泥掺和料水化反应胶砂强度活化温度胶凝材料力学性能

    机械活化硫铁矿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性能评价

    王熺乾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直接液化工业催化剂面临原料成本高、水耗高和产生含盐废水等问题,有必要使用机械活化后的天然矿物作为煤直接液化催化剂,但需解决矿物催化剂粒径较大、过滤干燥后易板结及影响分散性和催化性能等问题。以某硫铁矿物为原料,以具有良好供氢性能的四氢萘为研磨介质,通过控制机械活化时间,得到一系列平均粒径小于5 µm的矿物催化剂,催化剂无需过滤干燥,可直接加入煤直接液化反应体系中使用。利用扫描电镜、粒径分析、X射线衍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矿物原料经机械活化后未发生明显聚集,活化2h后催化剂平均粒径快速减小至2。82 μm,延长活化时间后粒径减小速度放缓。机械活化过程对矿物中活性相FeS2晶型无明显影响,但活化后催化剂表面Fe2+和S22-量均明显增加,有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催化剂在四氢萘中的沉降速度受粒径影响小,小粒径催化剂分散性基本相同。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平均粒径为2。46 µm的硫铁矿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煤直接液化反应性能,转化率和油产率分别达到83。30%和43。53%。

    煤直接液化硫铁矿催化剂催化性能机械活化四氢萘分散性平均粒径转化率

    源网荷储系统优化调度技术的应用研究

    范玮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源网荷储系统优化调度技术已成为实现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和高效运行的关键,对于实现清洁能源转型、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源网荷储系统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源网荷储管理平台的技术架构和关键技术,即从线性规划模型、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等方面剖析调度优化算法,平台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实时调度方法、调度策略和调度优化算法等模块的协同配合,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和可靠运行。从清洁能源消纳、储能技术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协同调度和市场化等方面探讨源网荷储系统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指出源网荷储系统未来将推动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消纳,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源网荷储系统调度技术可再生能源数据采集与分析实时调度方法调度策略调度优化算法

    以炼焦煤为主的胶质体特性指标相关性研究

    白效言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炼焦煤胶质体特性是影响炼焦过程和焦炭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胶质体流动性、黏结性、膨胀性等特性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可为胶质体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进而指导炼焦配煤。通过测定来自全国不同矿点以炼焦煤为主的16个煤样的工业分析、胶质层指数、奥阿膨胀度、吉氏流动度,对吉氏流动度(MF)与奥阿全膨胀度(a+b)、最大胶质层厚度(Y)、黏结指数(GR。I)等其他黏结性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并结合温度特征指标探讨最大流动度(lgMF)与初始软化温度(Ts)、最大流动温度(Tmax)、固化温度(Tr)和塑性范围(△T)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煤样的lgMF与a+b、Y、GR。I存在二次曲线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749 1、0。816 1和0。760 4,且相关性受煤种的影响较大。lgMF与Ts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随着lgMF增大,大体上Ts逐渐减小,二次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814 2;lgMF与Tmax、lgMF与Tr的相关性很差;lgMF与△T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总体上随着lgMF增大,△T逐渐增大,二次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871 2。

    胶质体特性指标炼焦煤吉氏流动度黏结性流动性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