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农村财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农村财经
当代农村财经

权光男

月刊

1007-3604

nc3832@163.com

010-68551981

100820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当代农村财经/Journal Contemporary Rural Finance and Eeonom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普惠金融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邓涛
    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与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合下的产物,是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动力,在推进乡村经济发展与振兴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与机遇,党的二十大就"涉农服务提质增效、多维度发展乡村数字普惠金融"提出了 27条具体措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本文以湖南省为例,结合政策指导意见,深入剖析当前乡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难题,进而对症下药采取可行性措施,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部分参考与借鉴,推动湖南省乡村数字普惠金融自我反馈与修正,充分依托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发展现状优化路径

    数字人民币赋能农村普惠金融研究

    王劲屹李曦蔚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人民币是未来支付的新趋势,具有账户松耦合、双离线支付、可控匿名、可编程序性等独特功能,其零售型定位非常契合农村实际,可以让更多的人使用数字支付、有效解决残损币问题、更好地保护个人支付信息,以及有助于农户防止返贫.然而,数字人民币在农村的推广,会面临农村地区的"数字鸿沟"、对数字人民币缺乏认知、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缓慢等现实问题.因此,数字人民币赋能农村普惠金融需要进行路径优化,应加强通信基础设施覆盖率、向村民宣传数字人民币知识、提升金融机构整体素质、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充分应用可编程功能等一系列措施.

    数字人民币农村普惠金融数字鸿沟

    县域普惠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

    宋艳霞唐涛王舒桐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我国发展普惠金融为支持县域经济新增长取得了积极成效.本文以重庆奉节县创新发展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发展的实践为例,阐述奉节县发展普惠金融取得成效、主要做法,分析了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加快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措施,为发展县域普惠金融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县域普惠金融实践挑战发展建议

    数字金融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效应——基于MVQCA与Probit方法的实证研究

    罗荷花唐思源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剖析数字金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效应的机理基础上,基于四川、湖南两省306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值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发现数字金融是影响经营主体增收强效应的重要变量.通过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发现数字金融对经营主体增收效应产生正向影响,并通过纾缓融资困境、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改善运营能力促进经营主体增收效应.为此,本文提出推动农村数字金融发展、促使经营主体负责人合理使用数字金融服务等对策建议,不断提升经营主体增收效应.

    数字金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效应

    乡村振兴、流通业转型升级与共同富裕——基于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双检验

    罗越月李昊邹剑涛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构建中国省际共同富裕指数测度指标体系和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2012年-2020年中国30个省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共同富裕有着显著促进作用,区域异质性表明东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比中、西部地区更强;流通业转型升级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关系中有中介作用;流通业转型升级在乡村振兴对共同富裕影响过程中存在着单一门槛正向促进效应,这一促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之后明显提升.基于此,提出通过完善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和促进流通业转型升级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乡村振兴流通业转型升级共同富裕中介效应门槛效应

    当好创新排头兵推动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专访上海市财政局二级巡视员卢华

    《当代农村财经》编辑部
    26-28页

    提升财政资金质效 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专访江苏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处处长李海峰

    李丽君
    29-31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数字乡村建设情况研究

    赵唯一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其中,数字基础设施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数字服务能力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现代农业则是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三者均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和要点,故本文主要从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农业现代化三个视角探究河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河南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乡村振兴数字乡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

    荆彦婷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现阶段乡村发展建设重要目标.本文分析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具体内涵,并详细探讨了当前和美乡村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根据现存问题从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强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乡村治理五方面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政策建议.

    和美乡村宜居宜业推进路径

    数字经济赋能农户生计韧性提升的路径探究

    张金肖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是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工具.如何利用数字经济进一步增强农户的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农户生计韧性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数字经济赋能农户生计韧性提升的内在逻辑在于可以利用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农户的缓冲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自组织能力,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农民数字素养整体偏低;数字乡村建设相对缓慢;农村数字安全防范能力不足.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对农户生计韧性的积极作用,需要持续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和技能、优化升级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数字经济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户的生计韧性.

    数字经济数字乡村生计韧性农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