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农村财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农村财经
当代农村财经

权光男

月刊

1007-3604

nc3832@163.com

010-68551981

100820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当代农村财经/Journal Contemporary Rural Finance and Eeonom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

    张红晓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浙江省11个地级市2011-2021年11年的数据,通过熵值法测度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并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通过更换解释变量的度量方式、被解释滞后一期、缩尾处理,以及考虑了内生性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并在农民收入位于0。75的分位点上时达到最高水平。第三,利用半步回归模型对中介机制进行检验后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本文的研究增进了对数字经济助力农民增收影响路径的理解。

    数字经济农民增收产业结构

    数字金融对我国农村居民创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严宏宇周肖肖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创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创业,并且在城镇和乡村地区十分明显。从收入水平异质性来看,在全国样本下,数字金融能显著促进低收入家庭创业,并且通过金融市场参与度来正向调节农民创业。因此,应该加大金融知识在农村地区的宣讲教育,并鼓励各大金融机构加强在农村地区金融产品的宣传购买,激发农民参与金融市场的热情,提升农民创业的水平和成功率。

    数字金融农民创业金融市场收入水平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理路

    金锐张积良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乡村产业振兴是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其作用机理在于以颠覆性技术推进乡村产业技术化、以高素质人才推进乡村产业合理化、以要素合理配置推进乡村产业合理化、以绿色理念推进乡村产业生态化。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创造了巨大机遇的同时,凸显出资金保障、产业发展差异、新旧生产力衔接等问题,要加大乡村产业的科技投入、完善乡村产业人才机制、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乡村产业绿色发展,最终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新质生产力乡村产业振兴作用机理现实路径

    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

    叶闯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数字经济是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助力数字乡村的建设,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提升乡村经济活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共建共享机制不成熟,与农业、农村、农民的现实发展不完全适应,数字人才短缺等短板也需要我们重视。基于此,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养现代农业人才、健全农村数字化转型体系,立足实际,探讨出有效的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系,方可以高质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数字经济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

    杨春枫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乡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现实挑战,并提出了实现路径。新质生产力对提升乡镇企业社会责任、促进技术扩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乡镇企业在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调整、管理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存在挑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乡镇企业需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管理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些路径的实现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促进乡镇企业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乡镇企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农产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建议

    张琳琅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交易市场不仅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更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要纽带。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为深入了解福建省农产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情况,近期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开展专题调研,结果显示:福建省农产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但在提高运营效益、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以及管理运维服务等方面依然存在难点堵点,需要各方齐抓共管、综合施策、联动发力。

    农产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财税政策研究

    吉芮洋郭冰潘光曦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命脉,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整理当代学者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综合性分析得出农业现代化是先进生产要素涌入农业,并完成与农业耦合的过程。接着从农业自身的客观属性、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国家经济战略三个方面论证了财税支农的必要性。对我国近年来的财税支农政策从财政投资、财政补贴、涉农税收优惠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总、分析,最后从宏观政府层面、中观产业层面、微观农民层面提出了财税支农的政策性建议。

    农业现代化财税政策财税激励

    贯彻产业协同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邓成黎赖庆奎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产业协同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关键支撑。随着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亟需通过产业协同机制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本文结合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点进行剖析,分析产业协同赋能城乡融合发展中产业协同的内涵、理论逻辑以及现状问题,来探讨促进其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产业协同城乡融合路径探索

    审计视角下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光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笔者通过对近年来乡村振兴政策的研究,并结合审计关注的重点和发现的常见问题,提出更好落实乡村振兴政策的意见建议。

    审计乡村振兴政策建议

    大食物观视域下设施农业发展的实践成效与对策思考——基于河南的试点跟踪

    孙志娟周泗宏黄硕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农业特别是设施农业,因其集约化生产、产值高、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大食物观视域下河南建设现代化农业强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强有力支撑。本文依托对新乡、焦作、开封及周口等地设施农业示范区与示范项目的走访调研,考量河南设施农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机遇,检验其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链延伸、创新能力、风险分担及政策配套等现实挑战,探寻加快河南设施农业的运行机制、发展框架、管理体系及相应配套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大食物观视域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河南力量。

    设施农业发展模式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