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谢明勇

双月刊

1006-0448

NCDS@chinajournal.net.cn

0791-88305914 8305820

330047

江西省南昌市南京东路235号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反映该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的研究成果,报道学术消息。刊登政治学、法学、哲学、伦理学、经济学、文学、语言学、教育学、编辑学、档案学方面的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技术与治理共同体的互构模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翁俊芳
    11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时代意蕴和实践价值.社会有机论、共同体理论、政治系统论为构建治理共同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厘清大规模本土化的数字治理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把复杂的实践经验抽象成可研究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践经验融合理论演绎,建构数字技术与治理共同体互构的复合系统模型,进一步解构数字技术与治理共同体互构的内在机理,展现数字技术作为输入变量在建构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与复杂过程.此模型是理论建构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为中国数字治理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新思路.

    数字治理数字技术治理共同体政治系统论互构模型

    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教师成长的解释框架、认知坐标与行动路径

    杜晓燕刘蓓蓓
    12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以培养教育家型教师为目标来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教师作为一支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高水平职业队伍,需要用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作指导,基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构建教育家精神"三重特性+六点指向"解释框架,即:遵循理想信念引领性要求,将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要求指向教师的职业信仰和职业责任;遵循服务人民根本性要求,将仁爱之心和弘道追求指向教师的职业操守和职业品格;遵循教学育人科学性要求,将因材施教和求是创新指向教师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理论、历史、现实等三个认知坐标出发,揭示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教师成长的内在机制机理.依据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教师成长的解释框架与蕴含的机制机理,从个体、组织、载体、社会等四个维度发力,通过创新教育实践、优化组织管理、搭建成长平台、提供社会支持来共同培养教育家型教师队伍.

    教育家精神教育家型教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路径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