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

郭晓鸣

月刊

1003-7470

ncjj5784@sina.com ncjj5784@126.com

028-87013295

610072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内

农村经济/Journal Rural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注重理论创新,突出现实研究,注重以专业和专家的眼光评析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讨农村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方法,从全新和全面的角度展示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村的崭新面貌。《农村经济》2004年全新扩版,通过调整内容、提升质量,全力打造农村经济理论和改革研究的一流期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和96页的篇幅,将使《农村经济》成为国内容量最大的农村经济类专业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赋能何以提升返乡入乡人员的创业质量——基于赋能理论的阐述

    张珊瑚杨锦秀曾建霞
    102-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正穿透所有经济和社会场域,乡村场域的数字技术应用和乡村创业的耦合需要更深入、更完整、更全面和更系统的理论指导.现阶段,返乡入乡人员创业面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数字技术渗透水平有差异;数字鸿沟演变为数字红利歧视,返乡入乡创业主体的市场竞争地位有差异;数字技术应用存在工具陷阱,创业风险认知有差异等方面的问题.以赋能理论为基础,将返乡入乡人员视为有能力发展的行动主体,通过厘清数字技术与乡村创业质量的联系,试图构建数字赋能提升返乡入乡人员创业质量的优化理路.

    赋能理论返乡入乡创业数字能力创业质量

    农村劳动力回流抑制了农地流转吗?——兼论就业距离与农地流转之间的关系

    康姣姣闫周府吴方卫
    11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背景下,农地流转呈现放缓的趋势.本文结合农村劳动力回流新趋势,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深入探讨了就业距离与农地流转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无论是就近就业还是外出就业,只要两种就业模式可以及时补充家庭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需求,形成家庭内部劳动力分工,就会抑制农地转出,相对而言,就近就业对农地转出的抑制作用更大,但这种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并不会显著促进农地的转入.农村劳动力回流增强了就近就业对家庭农业劳动力的补充作用,进而延缓了农地转出;而回流劳动力并不能满足家庭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的劳动力需求,对农地转入的影响不大.研究还发现,农户前期的资本投入(购买农业机械)对农地转出具有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年龄结构相对年轻的家庭、外出规模较小的家庭,其所形成的内部分工对农地转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劳动力回流就业距离农地流转

    信息干预视角下的公共农技推广服务转型与技术采纳——基于随机控制实验的研究述评

    李飞陈叶烽
    122-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减少农村贫困和改善农户福利的关键要素.当前,我国基层公共农技推广服务面临着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导致小农技术获取不足,这已成为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为此,本文基于发展中国家公共农技推广转型的随机控制实验研究,总结了这些国家或地区公共农技推广服务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方面的探索,并从信息干预的视角,梳理了数字化的通用信息和定制信息,以及网络化的同伴信息对农户技术采纳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发展中国家实验干预的经验,并立足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现实需要,从学理性和操作性的层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公共农技推广服务转型技术采纳信息干预随机控制实验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农民参与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鸣鸣杨理珍刘钰聪
    13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主要受益者和产品使用者,农民参与行为及参与度对项目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利用全国入户调查问卷数据,描述农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前期宣传动员、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的参与情况,分析个体因素、社会规范和基层组织等因素对农民参与度的影响差异.通过有序logit回归模型计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基层组织对五个项目(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整治)的农民参与度显著正相关;社会规范对除"农村厕所革命"之外的四个项目的农民参与度显著正相关;个体因素中,经济条件、社会角色和家庭情况多项指标与农民的参与程度显著正相关.同时,各显著正相关的指标等级提高会导致农民深度参与的概率提升、未参与和简单参与的概率降低.因此,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农民参与度,必须注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更好地发挥乡土治理规范作用,激励重点人群带头行动.

    农村人居环境参与行为基层组织社会规范有序logit模型

    《农村经济》杂志来稿须知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