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场经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场经济管理
农场经济管理

向世华

月刊

1002-2635

ncjjgl@163.com;ncjjgl@126.com

0451-55665277

15003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富水路95号

农场经济管理/Journal Farm Economic management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和黑龙江省农垦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经济类学术刊物,是全国农业经济类核心期刊。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探索发展道路,扶持学术新秀,反映经济动态,开展农业经济研究”。是经济研究人员,经济决策和主管部门、理论研究人员及大中专经济院校师生的挚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黑龙江省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开发的研究

    王大庆张宝生张鑫曾祥亮...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远东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俄罗斯不断出台和落实政策,黑龙江省应当充分利用自身地缘区位的优势,借助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互市贸易区等特殊功能区的政策优势,大力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农业投资合作,促进两国经济发展.本文对黑龙江省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开发的宏观背景、必要性及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提出了黑龙江省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开发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农业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对外合作"一带一路"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数字农业创新发展策略

    王旭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正逐渐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领农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探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数字农业创新发展策略,对于实现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且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具有深远影响.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其效益,以期望为数字农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策略建议,助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新质生产力数字农业农业发展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PPP模式的运行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碧水东罗"的个案考察

    姜馨田卞星宇陈烨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江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探索和鲜活样本,对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5月,兴化市政府、南京万科和东罗村村集体三方携手打造乡村振兴的江苏样板项目——"碧水东罗",在全国首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PPP模式.由于农业PPP项目基础条件差、周期长、利润低等特殊性,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机制、融资、人才等方面的诸多困境,必须通过完善PPP模式运行机制、创新农业项目投融资模式、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等有效措施,不断优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PPP模式.

    特色田园乡村PPP模式困境路径

    生态文明背景下农民共同富裕的路径研究——基于浙江滕头村的例证

    高子钧高小媚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构成了推动农民共同富裕最直接有效的路径.但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在自然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存在较大经济利益冲突,阻碍了生态文明背景下农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本文在研究生态文明背景下农民共同富裕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以"生态兴村"的典型——浙江省滕头村为例,提出"生态确权—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精神文明"一体化的复合型生态文明下农民共同富裕的可行路径.

    生态文明共同富裕滕头村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旅游业发展:作用机制、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

    吴晓红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过数字赋能,有效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优化了产业结构与营销方式,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同时,乡村数字化旅游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二是资金不足制约发展;三是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四是同质化问题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要整合各方力量从多方面发力,促进乡村旅游业数字化发展.本文将探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以期乡村旅游业能够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乡村旅游业作用机制现实困境路径优化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孔灵柱史佳琦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探究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理论支撑.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混合回归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碳排放、人口集聚、贸易水平、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呈现正向关系,表明二氧化碳的增加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控制变量中贸易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建议.

    二氧化碳排放经济增长固定效应模型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乡村产业振兴研究

    芮丽璇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和发展.本文立足调研实情深入分析该县域乡村产业模式,发现存在产业要素同质化严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强、缺少长期发展理念等问题.结合当前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要求,应从鼓励发展"一产为主、多产并存"的产业模式、加强三产融合、增强长期发展理念这三个方面优化该县域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路径民族地区三产融合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探析——以内蒙古赛汗乌素村为例

    孙伟赵欣周佳乐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内蒙古赛汗乌素村为研究对象,探析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通过实地调研等方法,发现赛汗乌素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存在干部队伍力量不足、综合素质人才缺乏、环境整治挑战严峻及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赛汗乌素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美丽乡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赛汗乌素村

    论科技创新在中国共同富裕建设实践中的支撑作用

    田雨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性成就,在实践中丰富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变论断为我国现阶段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充分表明现阶段实现高质量的共同富裕是实现高水平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作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硬实力的保障,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处于核心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支撑.

    共同富裕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进程中甘肃省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特征研究

    张陇娟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数据显示甘肃省劳动力的总体供给能力呈下降趋势、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进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产生了新要求,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总需求仍然较大、劳动力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提升生育意愿;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力素质;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劳动力回流三个方面增强劳动力的供给.

    甘肃省劳动力供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