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经济与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村经济与科技

李浩

月刊

1007-7103

ncjjy@163.com;nejjykj@126.com

0710-3529741

441021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檀溪路18号

农村经济与科技/Journal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类科技刊物,宣传农村政策、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先进技术、传递致富信息、表达基层生产,积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主要栏目:农村论坛、专家访谈、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水产养殖、特种养殖、加工贮藏等20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从事农村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职工、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大专院校师生、科技专业及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的思考——以海南省昌江县为例

    张佳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以海南省昌江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为例,研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路径.结果表明,昌江县在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全力抓好生态文明提升工作、聚力发展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基础上,找准产业发展"关键点",强化良好生态"支撑点",抓牢文化振兴"着力点",创新组织振兴与乡村治理"新模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思考昌江县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厕所改造居民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以甘肃省临洮县Y镇为例

    张佳欣朱永财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甘肃省临洮县Y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非结构式访谈等方法,从家庭特征、成本权衡和生态认知三方面对Y镇农户改厕意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改厕成本和改厕意愿之间存在负相关性,调查地区农户的支付意愿普遍低于实际改厕成本.积极的生态认知水平对农户改厕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家庭基本特征等非经济因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居民改厕意愿.建议政府在推行厕改市场化,扩大资金来源;强化政策激励,引导农户提高生态认知水平;加强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农户改厕积极性三个方面着手,以扎实推动农村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

    农村居民厕所改造实施意愿影响因素甘肃省临洮县

    乡村文化新生态对乡村居民传播优秀乡村文化意愿的影响

    吴雪刘丽伟
    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和发源地,其散落的优秀文化元素正面临消逝的威胁.数字经济背景下乡村文化呈现出新的生态和运行模式.为了深入挖掘和有效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基于对河北省村落的 357 份调研数据,运用SOR理论分析乡村文化新生态对乡村居民传播优秀乡村文化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乡村文化新生态通过影响个体的感知价值进而对乡村居民传播乡村文化意愿产生影响,只有发挥乡村居民的主体性,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新生态建设,才能实现乡村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良性循环.

    乡村文化SOR理论传播意愿新生态乡村居民

    "三农"短视频赋能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周茹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农村、农业、农民为题材的"三农"短视频的出现为推进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共建、共享、共富"的新赋能.在"三农"视频的赋能下,人们在"共建"精神生活的过程中共创精神财富、共建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在"共享"精神生活建设成果中获得对幸福生活的感知,在精神生活的"共富"中推动实现自身的精神富有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富有.

    三农短视频共同富裕人民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妇女教育困境及优化路径

    刘童贾德辉
    169-17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妇女的角色逐渐从传统的家庭角色向多元化的社会角色转变.她们不仅是乡村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力量.妇女角色的特殊性让她们在乡村发展中起到了特殊作用.农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层面,在乡村振兴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日益受到关注.大力发展农村妇女教育事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维度.然而,由于受到原生因素和教育条件的限制,农村妇女在教育发展方面仍面临着落后传统观念、教育经费不足、教育管理体制欠缺、农村妇女自我提升意识薄弱等诸多困境,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妇女教育发展,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农村妇女教育困境优化路径

    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以宁乡市大成桥镇为例

    吴苏琦郑鹏
    172-174,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组织作为多元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其治理领域涵盖多个层面,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农村社会组织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乡村社会治理、美化生态环境宜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社会组织人才资源欠缺、社会组织发声能量有限、社会组织数字技术赋能不足等问题,农村社会组织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受到限制.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促进其健康发展,需要培养乡村人才力量、扩大组织发声能量、赋能数字科技力量,确保农村社会组织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农村村情的道路.

    农村社会组织乡村振兴有效路径

    乡村振兴视角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优化路径

    周升秦怡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要实现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优化多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其中人才至关重要.当前,乡村地区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包括农村就业结构的不均衡、高校在培养与乡村发展需求相关的人才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农村地区缺乏吸引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人才需求角度出发,建立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乡村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招聘和引进计划;构建一个促进乡村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交流的平台;提高乡村生活质量和环境.

    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因村施策的乡村振兴规划路径

    张晓飞段泽坤李旨远张晓明...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村庄分类与农户分类基础上,找出村庄发展特征与典型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之间的相关性,确定各村庄差异化的乡村振兴规划重点,并探讨因村施策的乡村振兴规划路径,以有效落实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该规划路径通过多元分析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规避村庄发展评价、村庄分类等工作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乡村振兴的精准施策提供思路借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村庄发展水平评价村庄分类农户分类主成分分析离散选择模型

    村庄特征、村治精英与村庄公共物品供给——以G省Y县P村为例

    尹秋艳贾晶晶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公共物品的供给成为重要研究议题.为了分析村庄公共物品供给绩效的影响因素,以个案研究方法对一个典型自然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绩效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村庄特征特别是村庄异质性程度会极大影响村庄集体协商的效果,进而影响村庄公共物品供给的绩效.具体而言:在以行政村为自治单元时,村庄异质性较强、村庄社会关联度较低,即使存在村治精英也难以有效供给村庄公共物品;而在以自然村为自治单元的情况下,村庄同质性强、社会关联度高,强社区记忆能够使村治精英发挥作用,最终促成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村庄特性村治精英集体行动公共物品供给

    广东欠发达地区青年科技人员参与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张越炜陈冰陈梓谦许欣...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科技人员参与乡村振兴,既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又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作为青年大省的广东,需要重视和引导青年科技人员参与其中.结合当前欠发达地区乡村的情况,青年科技人员可以通过乡村创业就业、乡村教育培训、乡村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多种方式参与.青年科技人员应结合个人的专业发展,锤炼本领,实现职前和职后自身能力的提升.在青年科技人员参与乡村振兴之后,各级管理部门要关心他们的职后发展,健全青年科技人员的后续发展机制,为青年的后续发展和能力提升做好规划.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全力做好各项保障措施,为青年科技人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乡村振兴科技人员欠发达地区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