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经济与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村经济与科技

李浩

月刊

1007-7103

ncjjy@163.com;nejjykj@126.com

0710-3529741

441021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檀溪路18号

农村经济与科技/Journal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类科技刊物,宣传农村政策、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先进技术、传递致富信息、表达基层生产,积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主要栏目:农村论坛、专家访谈、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水产养殖、特种养殖、加工贮藏等20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从事农村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职工、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大专院校师生、科技专业及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村民参与旧村改造村务的机制优化

    吴昊
    150-152,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旧村改造成为促进城市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路径.在这一过程中,村民的参与至关重要,这不仅是改造成功的关键,更是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的基石.然而,村民在参与旧村改造过程中面临认知差异、传统观念束缚及制度化缺失等问题,导致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影响改造效果.加强村民参与,不仅可以提升改造的达成率,还能更好地满足村民的需求和期望.因此,有必要完善村民参与村务机制、增强村民参与意识和能力,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软性支撑.

    旧村改造新型城镇化村务机制

    乡土人才赋能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秀风李晓林孟凡鲁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土人才根脉在农村、成长于农村,熟悉基层人文环境,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聚焦乡村振兴形势变化,围绕人才认定标准不统一、培养数量规模小、成长通道不畅通、缺乏有效政策支持等问题短板,分析原因症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政策制度保障、畅通"以才成才"渠道、提升自主培养能力、健全作用发挥机制等措施.

    乡村振兴乡土人才政策机制改革人才培养

    "红船精神"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路径

    张雪明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船精神"蕴含着辉煌的革命历史,对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实现"红船精神"对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助推作用,关键是要在深刻认识"红船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将其与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红船精神"与乡村振兴结合的现状是积极的,但也存在着红色精神文化传承困难、创新能力不足、实际行动转化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必须发扬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红船精神乡村振兴路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农民参与的困境及对策

    杨雯迪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初见成效,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农民参与意愿不高、农民参与能力不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参与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不足,"政府干农民看"的情况屡见不鲜.为此,要采取宣传与激励相结合、注重人才队伍培育、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为农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保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参与困境对策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建设的路径

    李文豪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基层党组织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好落实、增强党的群众基础以及促进乡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先锋力量.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从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进行.

    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宇翔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专业人才不足和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本地专业人才、完善政策体系,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数字乡村建设策略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

    李汶玥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新时代党的重要任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关键,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历史使命的组织保障.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需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互促进、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分类指导与统筹协调相结合、问题导向与落实相统一的原则.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才能激发农村基层组织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新时代组织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达州市达川区为例

    杨勇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助力乡村振兴手段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从业主体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形式现代化等作用,但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以达州市达川区为例,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存在总量不足、老龄化、队伍结构不合理、队伍活力不强、队伍激情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城镇和农技工作吸引力不高、培育渠道单一、晋升渠道狭窄、薪酬激励体制难以发挥作用,对此,要从完善培养模式、提升人才素质、完善政策与制度框架等方面进行优化.

    乡村振兴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数字化赋能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的实践路径

    李玉玲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是国家最基层的党组织在引领乡村社会发展、践行党的政策纲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总体能力.数字使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组织等发生新变化,也为乡村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村级党组织要引领乡村经济、治理能力、乡村文化等实现数字化发展,为组织力的提升增加、释放、巩固能力,同时要解决数字化赋能进程中存在的数字基础设施薄弱、数字人才队伍缺乏、乡村文化守旧等现实问题,才能实现数字赋能村级党组织组织力的目标,从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现代化.

    数字化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数字乡村

    农村自治权的边界——基于党的领导、权责一致、行为表征三重视角

    杨广忠何亚青李青山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乡村治理行政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关于农村自治权边界的质疑不断增多,进一步明确农村自治权边界既是务实之举,又是现实之需.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农村自治权有着明确的法理边界、权责边界和特征边界.从党的领导视角看,农村自治权与国家行政权有各自的权力来源路径,不同权力来源路径可以协助划定二者的权力边界;从权责一致视角看,如果农村自治权的权力主体与责任主体不一致,则会突破相应权力边界,因此农村自治权的权责主体应当具有一致性;从行为表征视角看,农村自治行为的救济途径基本上只有信访一种方式,而行政行为的救济途径则较为多样,其中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其特有的救济手段,也是快速锁定农村自治权边界的重要元素.

    农村自治权乡村治理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