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经济与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村经济与科技

李浩

月刊

1007-7103

ncjjy@163.com;nejjykj@126.com

0710-3529741

441021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檀溪路18号

农村经济与科技/Journal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类科技刊物,宣传农村政策、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先进技术、传递致富信息、表达基层生产,积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主要栏目:农村论坛、专家访谈、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水产养殖、特种养殖、加工贮藏等20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从事农村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职工、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大专院校师生、科技专业及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赋能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

    周欢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是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发展之根基.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传统农业有望在数字化革新、农产品深度加工和品牌塑造等层面展现强大的整合能力,这些领域的进步将有效增强贵州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品牌力量.尽管如此,目前贵州农业在专业人才培养、农业技术普及、产业链整合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贵州农业的发展需要培育现代农业人才、整合农业产业链、健全科技支撑体系,从而推动贵州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质生产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农业农村现代化贵州省

    诏安县院前村从"空心化"迈向"蓝绿经济"的探索与启示

    唐艺婷潘子玥陈智军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途径.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赖于乡村产业,尤其是特色产业的支撑.这些特色产业在农村发展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而青年人才作为一股新兴力量,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院前村通过产业升级与人才发展的协同作用,从"空心化"迈向"蓝绿经济"并行的实践路径.结果表明,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促进;通过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以及推动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人才振兴福建省诏安县院前村

    云南麻鸭资源的保护策略

    孙婧娜张进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麻鸭是云南省特有的畜禽遗传资源,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和经济价值.近年来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处于濒危状态,遗传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发现云南麻鸭保护工作中存在遗传资源流失、资金技术短缺及疫病防控难度大等问题.为此,只有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携手,形成强大的保护合力,才能实现云南麻鸭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云南麻鸭保种育种遗传资源保护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安市临潼区石榴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王慧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潼石榴作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在乡村振兴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临潼石榴产业发展优势在于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扎实及政策支持力度大.然而,它也面临种植技术落后、品牌建设滞后、产业链条不完善、市场竞争激烈及人才短缺等挑战.为推动临潼石榴产业发展,应该从科技支撑、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市场开拓、人才培养五个方面提升临潼石榴产业的竞争力.

    乡村振兴临潼石榴产业

    乌鲁木齐县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及其类型划分

    王春雨吴文婕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域乡村多功能发展结合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对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乡村多功能理论和共生理论,构建多维评价体系,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共生度模型和定量分析工具,对乌鲁木齐县乡村地区的功能进行了细致分类与评估,明确每个乡村的功能定位,旨在为乌鲁木齐县乡村的差异化发展和可持续振兴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功能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生.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县乡村地区在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旅游文化、社会保障、居住生活和生态保育六个主要方面具有显著的多功能性,而且这些功能在共生视角下展现出互补性和多样性,在乡村地域多功能发展的过程中,表现为多功能共生发展的重要性和优先主导功能发展的适用性.

    乡村地域多功能多功能评价乌鲁木齐县乡村振兴共生理论

    基于TOPSIS模型的新疆县域城乡融合水平评价

    王继伟吴文婕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通过构建新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多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综合分析法对新疆 84 县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①新疆中部地带县域公共服务资源、交通空间布局及要素流动发展水平较高,南北疆外围地区县域发展水平极低或悬殊.②各维度及综合指数得分与理想值差距较大,新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不理想.③研究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格局基本呈现"一片连"、单一核心中心极化明显的特征结构.④新疆 84 县城乡融合水平划分为高水平、中高水平、中等水平、中低水平及低水平.⑤新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但局部空间水平分布不均衡,高—高类型极少,整体发展较为滞后.

    县域城乡融合多维评价TOPSIS模型莫兰指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科技特派员赋能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肇庆学院柑橘创新团队为例

    蒋惠郭丽英郭雁君吉前华...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高校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具有地域、学科、人才、技术和成果的综合优势.以广东省西江流域特色产业——柑橘产业为例,探究肇庆学院科技特派员助力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调研发现,广东省西江流域柑橘产业发展存在黄龙病防控难、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面不够和果农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对此,针对产业存在的痛点,肇庆学院柑橘创新团队因地制宜,形成了高配、中配和低配三个层次的栽培模式,实现了技术的落地,落实了乡村振兴的成果.

    科技特派员肇庆学院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AHP的长沙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邓雨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长沙县特色农业发展"一县一特"的重大布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多措并举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方针,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构建原则,形成长沙县特色农业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利用长沙县2023 年特色农业发展截面数据,使用专家打分法进行打分,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权重的计算,总结出长沙县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研究县域各项指标得分,并对长沙县县域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县产业体系发展对当地特色农业发展贡献较大,而生产体系与经营体系需要加强.最后,根据长沙县特色农业发展分析提出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挖掘当地特色农业资源,实现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提升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用"互联网+特色农业"思维,引领县域内特色农业的发展;四是坚持品牌引领培育,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特色农业AHP法发展水平长沙县

    跨文化视野下衢州市农村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

    严春妹郑育春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动衢州市农村文旅融合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跨文化视野下,通过案例比较分析法,对衢州市农村以民宿旅游、传统文化体验、特色产业带动以及研学旅游等为中心的文旅融合发展现状进行深度剖析.根据调研及分析结果,提出多主体协作联动以保障文旅融合新业态良性运行,多业态协同发展以推动新业态转型升级,创新活化自然人文景观以优化新业态营商环境等对策,提出构建区域产业联盟、创设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共同体以完善文旅融合运行体系.

    跨文化视野农村文旅新业态路径与对策衢州市

    基于AHP的肇庆宋隆乡村旅游发展质量评价

    刘春杨刘慧意唐怡誉蒙子伟...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评估肇庆宋隆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评价肇庆宋隆名村(镇)历史文化体验游径的指标体系.通过分析该区域的基础设施、文化保护与开发、市场影响力等问题,运用专家评议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评估影响旅游质量的核心因素.结果表明,市场影响力和游客满意度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合理的旅游项目规划与管理措施也显著影响旅游质量.

    层次分析法(AHP)肇庆宋隆乡村旅游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