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农业·农民B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农业·农民B
农村·农业·农民B

杨秋意

月刊

1003-6261

ncnynm369@126.com

0371-65960007,86612752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政一街5号

农村·农业·农民B/Journal Countryside Agriculture Peasantry
查看更多>>《农村农业农民》杂志三农中国新闻期刊全国公开发行,创刊22年来,以权威的时事政策解读、准确的新闻深度报道、海量的致富信息发布而深受读者好评,改版后的杂志依托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栏目、新华社新华网等多家权威媒体及其强大新闻资源,发行量超过300,000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体系建设探究——基于河南省邓州市汲滩镇的实地调研

    李子倩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探讨当今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及体系建设,通过对河南省邓州市汲滩镇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地老年人普遍存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为此,笔者进行深度分析,结合当地存在的养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解决策略.

    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养老服务

    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战及其本土化发展研究——以贵州省Z社工机构为例

    骆林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举全党全国之力向绝对贫困宣战,并最终取得全面性胜利,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以易地扶贫搬迁为例,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使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然而,搬迁的后续扶持和稳定工作同样面临挑战.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观念与脱贫攻坚的扶贫理念不谋而合.因此,本文以贵州省Z社会工作机构助力扶贫搬迁的社区融入为例,探讨社会工作承接脱贫攻坚、接力乡村振兴的本土化发展道路.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工作本土化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霍帅妹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切实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社会经济新发展下,结合新时期特点,搭建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构建产业发展链条、加强农业发展中的青年人才创新、推动农业产业的产业发展升级,是推动乡村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

    乡村振兴产业升级重要环节

    农民企业家数字化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于琳靖朱克西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云南省农民企业家为例,基于269名农民企业家调研数据,对其数字化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元Logit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学历及数字化才能之信息开发手段显著影响数字化素质.从内部因素来看,农民企业家的学习信心及学习主动性也对其影响重大;从外部因素来看,参与的培训机会及所处单位的网络环境同样对其数字化素质产生重要影响.

    农民企业家数字化素质云南省影响因素

    共同富裕视域下扩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路径探析

    吴高强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等收入群体也称为中产阶层,他们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当着社会结构的"稳定剂"、社会矛盾的"缓冲层"、社会财富的"晴雨表"、社会行为的"指示器"、社会秩序的"显示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中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是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

    农村中等收入群体共同富裕共享发展理念

    法治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途径研究

    卢士洋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化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证.由于我国脱贫攻坚法治化建设起步较晚,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领域存在着易返贫致贫人员的资格认定缺乏法治化、扶持标准缺乏法治化、扶持资金监管缺乏法治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提高易返贫致贫人员资格认定的法治化水平、提高持续帮扶标准的法治化水平、提高帮扶资金监管的法治化水平等方面提出对策,用法治化手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法治化

    农村供水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常在功杨建华吕德强董桂新...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注重农村的建设与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供水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对我国农村供水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农村供水现状思考

    秦岭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

    刘军高宇琪李莹张海芹...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省考察时也明确指出,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格局.秦岭作为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是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秦岭专门作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从全局的高度凸显了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秦岭的战略地位,为陕西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秦岭生态文明秦岭国家植物园

    关于进一步做好双替代"工作的思考——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

    韩亮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替代"就是"电代煤""气代煤",是我国北方农村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和民心所向."双替代"工作可以改善大气质量,提高老百姓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安阳市"双替代"工作要在总结经验的同时,重视和改进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实施效果.

    "双替代"工作安阳市思考

    乡土文化危机下文化自信的消解与重构

    邱群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土文化是厚植于乡村的生活方式和观念体系,在当今社会具有多重价值意蕴.但乡土文化危机使乡村居民在传承与发展乡土文化时呈现出诸多问题,对乡土文化自信的建立构成严重威胁.新时代下,重构乡土文化自信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要通过重塑文化生存环境、建构文化认同机制和加强文化主体意识等方式化解乡土文化危机,重构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

    乡土文化文化自信消解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