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农业·农民B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农业·农民B
农村·农业·农民B

杨秋意

月刊

1003-6261

ncnynm369@126.com

0371-65960007,86612752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政一街5号

农村·农业·农民B/Journal Countryside Agriculture Peasantry
查看更多>>《农村农业农民》杂志三农中国新闻期刊全国公开发行,创刊22年来,以权威的时事政策解读、准确的新闻深度报道、海量的致富信息发布而深受读者好评,改版后的杂志依托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栏目、新华社新华网等多家权威媒体及其强大新闻资源,发行量超过300,000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提高县域治理法治化对策研究

    张欠欠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相辅相成,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而法治社会则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作为规则之治,法治能够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矛盾和冲突,在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法治具有重要地位,是实现基层善治的必要路径,是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基层基础、打通法治中国建设"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抓手.法治中国实施以来,相关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县域社会法治建设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法治意识不强,其中包括公权力行使者和公民个人对法治建设认识不足,以及现有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足.对此,必须在提高法治意识和保障法律服务供给上做文章,为实现县域治理现代化贡献法治效能.

    县域法治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朱瑶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新发展阶段的乡村振兴,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起到的支撑作用,提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资源整合、志愿活动等多种文明实践方式,以及提升其动员能力、统筹能力、引导能力、服务能力的动力机制,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其政治引领、思想引领、文化引领、实践引领等多种效能,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多方面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可靠的方法路径.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振兴路径创造

    城乡融合、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

    梁宇轩张继军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耕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包括许多寓教于人的耕读文化和丰富的耕种知识,其核心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作为农耕文化依然活跃至今的载体,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留存着丰富的农耕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下,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可以将包围城市的农村发展为城市的"精神后花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旅游体验和农耕文化教育实践体验,这有助于厘清城乡发展定位,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农耕文化乡村旅游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建议——以河南省为例

    翁珺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省坚持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供给、提升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水平、健全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等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对于河南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至关重要.

    河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策建议

    农村养老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吴浩刘鹏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有所养是人的基本需求.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较大,农村养老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点内容之一,妥善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山东省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有所弱化且养老资源相对匮乏.对此,本文提出解决山东省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以期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养老经验借鉴解决对策

    社会工作者开展农村为老服务的伦理困境及破解路径

    熊骞骞胡贝贝吴晓明朱晓佳...
    51-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工作是一项以利他主义为核心,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的专业化助人活动.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作为社会工作实践的主体,时常面临着道德和义务的双重选择,当二者只能存一时,有时会陷入伦理困境.本文以在乡镇敬老院开展为老服务的工作实践为例,发现受农村传统文化、专业认可度不高等因素影响,社工在开展农村社会工作中遇到角色定位不准、权责不清等伦理难题,这需要社工认识到建立适当的熟人关系、厘清专业与服务边界、建构本土化语境的重要性,以破解这些伦理困境.

    社会工作农村伦理困境

    农业院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探析——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贾云飞杨鑫王亮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院校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是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平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三农"人才作为支撑,这需要农业院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肩负起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依托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本文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河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从中总结经验,探索农业院校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路径.

    农业院校乡村振兴人才振兴

    智慧广电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启示

    袁媛李璐冰王文军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广电)大力推进智慧广电建设,推出"智慧广电+数字乡村"融合产品.本文探讨了陕广电建设智慧广电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和经验,并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对如何建设智慧广电、推动乡村振兴提出建设性意见.

    智慧广电数字乡村乡村振兴

    涉农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探究

    李兰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实施"到"全面推进",足见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过程中,涉农专业大学生应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通过分析涉农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现状,结合乡村振兴背景,提出涉农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旨在让更多优秀的涉农专业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队伍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乡村振兴职业发展现状路径

    征稿启事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