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村·农业·农民B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农业·农民B
农村·农业·农民B

杨秋意

月刊

1003-6261

ncnynm369@126.com

0371-65960007,86612752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政一街5号

农村·农业·农民B/Journal Countryside Agriculture Peasantry
查看更多>>《农村农业农民》杂志三农中国新闻期刊全国公开发行,创刊22年来,以权威的时事政策解读、准确的新闻深度报道、海量的致富信息发布而深受读者好评,改版后的杂志依托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栏目、新华社新华网等多家权威媒体及其强大新闻资源,发行量超过300,000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法律世界中的儒学场景——从"息讼社会"到"依法护村"

    孔翔宇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社会进入半熟人社会乃至进一步去熟人性以来,乡政村治模式伴随着法律下乡的推动改变了权利"后备机制"的运行模式.权利前置论认为即使道德人情均可彰显,法律经过作为村庄法治领袖的乡村法律人的推动仍能获得优先出场.以法律明白人为代表的权利话语和以乡村儒学讲堂为代表的儒家话语是国家在乡村推行的两种主流话语体系,权利话语和儒家话语并非相悖.依托儒家话语,权利话语推动"息讼社会"和"依法护村"等现代法治理念的产生.

    息讼社会依法护村儒家话语权利话语

    河南省农村改厕时空差异分析

    王一鸣邵燕林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农村改厕时空差异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基尼系数、泰尔指数、GIS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9年河南省各地农村改厕水平不断提高,卫生厕所分布差异逐年减小,无害化卫生厕所差异分布波动明显,中部地区改厕保持在较高水平,城镇化率、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改厕投资对卫生厕所普及率影响显著.由此可知,要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应提高城镇化率,增加农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加大农村改厕投资.

    农村改厕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多元线性回归ArcGIS

    浅析黄河滩区稻田养蛙

    王万超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生态稻田养蛙,为乡村振兴探寻致富新途径.本文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介绍稻田养蛙的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稻田生态养蛙

    联村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机制——以福建省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的"1+X"联村党建为例

    王美英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村党支部是近年来基层党建方式的一种创新,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展现一种强势的组织效应和发展动力.本文以福建省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强村带弱村"的"1+X"跨村联建为例,探讨乡村基层党组织以组织结构调整和运行机制创新来破解乡村产业振兴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要素流动受制约等问题,通过内外联结的跨域市场和资源"外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联村党建产业振兴机制创新

    试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李然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独特品质.正是在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引领下,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奋力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新时代下,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依旧闪耀着时代光芒,对于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优良传统和作风"三大作风"革命精神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黄艺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地区的单元细胞,是农村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其能否在农村建设中发挥好引领作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然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无论在组织制度、物质保障还是文化影响方面都与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新任务有着较大差距.因此,总结农村基层党组织当前建设的问题,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乡村振兴党组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探索高校"党建+"帮扶新模式

    臧寿鸿赵旭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高校在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主动将帮扶工作纳入全局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出了积极贡献.作为江苏省"五方挂钩"帮扶工作成员单位,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实际、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党建+"帮扶新模式.

    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党建+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探究

    孙艳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也硕果累累.本文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前景展开探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深入群众,努力解决以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补齐短板,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文化水平,保障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富足、政治文明、民风淳朴的乐土家园.

    乡村振兴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策略

    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

    邢书滔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作为一个时代命题,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格局构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村青年作为我国农村建设舞台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乡村地区生产劳动和思想变革的重要历史责任.对于乡村地区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养成,必须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开展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通过正向激励梳理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者间的互动关系.从物质基础、教育载体和工作机制三方面入手,剖析现阶段在乡村地区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并结合目前乡村地区的政治经济实际情况,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路径,希望能为我国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帮助.

    乡村振兴农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教育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赵思佳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乡村教育的三重逻辑:内在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发展好乡村教育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新农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综合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乡村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为基础,要把好教师关,打造相应教育管理机制,农村区域资源与新时代教法结合等多途径齐力,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教育教育瓶颈实践路径